紫霄山下的“抗疫答卷”
探访我市最大规模的集中医学观察点
【发布日期:2021-09-30】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钱碧云】
9月15日,西天尾镇党委、政府接到上级在该镇辖区内的莆田学院紫霄校区设立隔离点的通知,镇党委书记陈智勇要求大家务必把它当作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于9月17日正式投入使用,并入住142名留观人员……紫霄山脚下的“隔离村”,一夜间,成为我市最大规模的集中医学观察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里悄然打响。
“隔离村”:让爱跑出“加速度”
9月29日,秋阳和煦。走进莆田学院紫霄校区,16栋楼,1274间宿舍,掩映于绿水青山之间,显得宁静而优美。可谁也不曾料到,一场突发的疫情,一下子将这里推向“抗疫前线”……
抗疫情势严竣,大量人员需要紧急隔离!经莆田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决定,这里将作为疫情防控集中医学观察点。但这里物资短缺、硬件不够、人员不足,甚至没有围挡,完全不具备集中医学观察点的条件,调配难度大,任务极具挑战。
疫情就是命令!市委书记刘建洋深入项目现场了解情况,强调要充分挖掘潜力,突出“抢”字,与时间赛跑,全力以赴补短板,千方百计增加隔离点和医学观察场所床位。为加快推进建设进度,观察点临时指挥部成员由莆田市教育局、荔城区政府、西天尾镇政府、莆田学院等有关单位工作人员组成。
“在隔离点改造中,市区镇各部门积极响应,全力以赴,大力支持。”观察点挂钩领导荔城区政协副主席郑世浦介绍说,从边施工边完善边接收,条件成熟一栋,接收一栋,莆田学院紫霄校区隔离点跑出“莆田速度”。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在这里,一场与时间的较量立即展开。荔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组织协调各方精干力量勇担使命,推进软硬件设施建设。中建海峡200多人集结援建,不分昼夜对所有宿舍灯具照明、洗漱用具、卫生间洁具的使用功能整改并进行调试,完成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卫生清洁。莆田学院加班加点紧急采购空调、热水器等进行安装,组织工人在所有房间安装添置床铺桌椅。西天尾镇政府抽调15名得力干部快速调运各类生活必需品,做好物资保障工作……仅9月17日,这里便入住隔离人员142人,随后启动14栋楼供后续人员使用。
隔离点成立临时党支部,设立办公室、医务组、消杀组、后勤组等职能小组,共同筑牢“抗疫防线”。在隔离点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见党员先锋身先士卒忙碌的身影。安保和医务人员24小时值班,莆田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在林静的带队下,用青春定义无私奉献,各楼楼长提供“保姆式”服务。驻点党支部书记邱文高和副书记黄飞虎每天都只睡觉两三个小时。
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指挥部是边干边上,边完善边接收,条件成熟一栋,接收一栋作为医学观察点。截至9月27日,莆田学院紫霄校区隔离点已有10栋楼启用,849位留观人员和188位服务人员入住使用。市教育局带队领导王义勇说,与其说是参与,不如说是见证,我们见证了“莆田速度”。
“双楼长制”:让爱不再“隔离”
隔离点楼栋多、相隔远,为了方便和群众沟通交流,及时提供各类服务,隔离点推行“双楼长制”:一个生活楼长负责生活物资心理疏导等,另一个医务楼长负责核酸检测采样、常规医疗服务等。
“楼长要第一时间建立微信群,24小时为隔离人员答疑解惑。”采访中,驻点负责人邱文高介绍说,楼长要随时了解被隔离人员的生活需求和思想状况,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压力。康金贤、陈少煌、何书杰、戴剑飞、谢志强、陈超、刘国林等党员就是各栋楼的楼长,他们建立微信群,第一时间解决问题,24小时为隔离人员答疑解惑。医务组组长林金洪、副组长林剑雄、王丽群为做核酸检测经常忙到半夜;张志伟、林良等负责观察人员及联络工作;杨志伟负责清洁卫生等。大家既分工又协作,共同投入到这场特殊的战斗中去。有一例隔离人员因宫外孕,楼长便安排医护人员定期观察其有没有出血,腹痛等。除了对这些特殊病人的关照外,隔离点有时半夜有人要入住进来,也要起来接收,一些半夜发烧的患者要及时给他们看病……
住在隔离点6岁以下的儿童有120人,12周岁以下的有150人。为此,指挥部还邀请荔城区麟峰小学木兰分校志愿者服务队等进群,开展语数英等学科在线辅导,组织线上音乐、舞蹈、体育活动以及中秋猜灯谜等活动;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和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给隔离点的孩子们送去儿童图书、益智玩具、月饼、鲜花等爱心礼物,陪伴孩子们度过特别的隔离时期,守护着他们的童真和美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微信群里,楼长每天主动询问留观人员的需求和困难。对于一些紧急需求,如婴儿纸尿裤、女生生活用品、急需药品等,马上协调解决。特别是留观人员身体不适,如出现胃痛、皮肤发炎、口腔溃疡、需要补充甲亢药物、注射狂犬疫苗等,生活楼长都会迅速与医疗楼长紧密配合,让群众得到有效治疗和护理。当观察点有老年糖尿病患者入住后,需要注射胰岛素,西天尾镇政府立即派人火速调配冰箱储存药物,急老百姓之所急。
临时党支部:党旗高擎战犹酣
这是一场与病毒间的“特殊战斗”,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必须挺身而出,主动上“火线”抗疫。紫霄山下,党旗飘扬,干群戮力同心,迎难而上,夺取“战役”的最终胜利。
为高效推进抗疫工作,隔离点迅速成立临时党支部,设立办公室、医务组、消杀组、后勤组等职能小组,每天召开2次例会,直面问题,立行立改。观察点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及时应对突发状况。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开展全天候管理服务,充分发挥疫情防控“领头雁”和“主心骨”的先锋模范作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紫霄“隔离村”在短时间内接纳近千名隔离人员,工作千头万绪,做为党员、隔离点负责人邱文高和黄飞虎两位正科级干部,半个多月来,他们一门心思扑在抗疫前线。哪里有困难,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那里,从做围挡,安装监控,到安排生活用品、桌椅等,他们几乎一刻也没停歇下来。
“隔离点上的每项工作,都必须严谨细致,马虎不得!”隔离点负责人邱文高介绍说,在这里严格落实“三区两通道”,规范做好消毒、保洁、防护、核酸采样等工作。急难险重的任务,党员干部主动请缨,比如,负责对隔离区内生活、医疗垃圾处理、消毒及清运等,隔离房间内每日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加强观察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安全防护,落实感染防控措施,严禁无关人员进出,严防交叉感染。
“群众的需求,就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工作职责!”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隔离点设立临时党支部,安排党员干部密切跟踪服务。荔城区检察院肖德兴、西天尾镇林峰阳临近退休,仍主动请缨参与后勤保障,即便受了轻伤,却依然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医务人员林静负责院感防控;林娟娟……他们日夜坚守岗位,负责联络、信息统计上报、卫生保洁等。正是这些普通党员干部的默默付出与坚守,让隔离房里的群众多了一份安全感。有一位密接者林大爷,因小腿外伤未痊愈,需专家帮忙会诊指导,临时党支部立即安排一名党员结对服务;黄大妈是次密者,因脸部皮肤痒涂抹自带芦荟口香喷雾剂和完美芦荟胶,导致脸部和双眼红肿,需专家会诊……支部党员一接到类似诉求便第一时间帮忙协调处理,赢得群众一致好评。
莆田市教育局带队领导王义勇表示:“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哪里使命险重,哪里就有党员当前锋作楷模。”每一位党员就是疫情防控的一名“先锋兵”,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日夜鏖战于紫霄山下,为“隔离”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让他们在这段特殊的时光里生活的暖心安心。
采访中,记者被眼前这群“时代最可爱的人”感动着——哪里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疫情这场“大考”中,以他们为代表的党员干部向莆田人民交上了一张“硬核答卷”。
|
水乡福韵 荔影欢歌
全市51个暑托班 破解职工子女“看护难”
同沐妈祖慈晖 共绘青春蓝图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迎战用电高峰 筑牢清凉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