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肆虐,疑病、恐慌、愤怒、焦虑等心理在部分群体中滋生蔓延。疫情在检验我们生理免疫的同时,也考验着我们的“心理免疫力”。在疫情阻击和防控的当下,我们应当具备怎样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 “心态”的英文单词是mindset,汉语解释为“心理状态”,其本身又包含“思维倾向”的意思。心态对人生而言极为重要,我们却很少真正了解它。事实上,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心态”,会有许多不同的体悟。 美国前沿思维作家、研究员赖安·戈特弗雷森经过多年研究总结的基础上,给了“心态”一个特别的定义:心理能量的过滤器。他认为,心态是每个人在生活、工作和看待世界时的心理基础。在人生过程中,心态都是处于动态成长的,并能形成多维度且系统持续的心态体系。 心态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做法。众所周知,事物总是一体多面,而面对事物的心态决定了人们对人生目标的态度。林清玄在《常想一二 不思八九》中说,会看花的人,就会看云、看月、看星辰,并且在人世中的一切看到智慧。我想,这也是我们通过良好心态构建而开启的无限可能。 以成功来说。什么是生活的成功?它不只是你潜能的提升,更是发掘自身超乎想象的潜在能力;是要与他人缔结一种深厚、彼此相爱相依的关系;是让自己变得内心富足,乐善好施;是不断地求知和成长,即便遇到难题也能驾轻就熟地做出正确应对;是让身边人生活变得富有意义…… 什么是工作中的成功?它是为服务的机构创造有形和无形的价值;是让他人乐意听取并尊重你的想法,而你则得到他人的认可;是获得丰厚收入,过上富足生活;是被视为一个能够在你现在的工作岗位或者一个新的更高岗位上创造更多价值的人…… 如此种种,还有其他维度的成功,这些都是来自于“心态”的成功。作者的研究表明,个体心态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体系、八组模式,分别是固定型心态、成长型心态、封闭型、开放型心态、防御型心态、进取型心态、内向型心态、外向型心态。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入了解上述类型,更好辨别自身心态。 拥有固定型心态时,人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天赋和智力是永恒不变的,其他人的也不会变;拥有成长型心态时,人们相信自己完全可以改变个人特质。我们熟悉的《终身学习》便是从成长型心态的角度阐述了学习时应该保有的心态。 拥有封闭型心态的人,可能喜欢别人直接给出问题答案,而不会自己发问或愿意接受反馈或者异议;拥有开放型心态的人,愿意提出问题,并且不断地寻求新的信息和多样的观点,从而完善自我、改善处境以及提升他们周围人的能力。达利欧在《原则》中揭露他的成功,便源于开放思想。 采取防御型心态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选择躲避问题,不想有所损失;而在他们想要有所得和有所赢时,便转换为进取型心态。这一组心态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很常见,也就是所谓的“趋利避害”,它是事物的一体两面,并非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当我们遇到事情时,如果以自我为核心,关注的焦点是自己,把自身需求和兴趣视为比身边人的需求和兴趣更重要时,那就进入了内向型心态;反之,将他人视为和自己一样有价值,平等对待他人需求时,那么我们就有了外向型心态。 这八种心态类型既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生处在不同的阶段,持有的心态也会不同。《论语》提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既是人生各阶段的特征,也是应有的心态。 在少年时期,就应该以成长型心态为主导,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不断提升自身的各方面能力素养,并形成一生的习惯;到了青年时期,应该外向地、开放地同周边世界交流,同时既保持同理心,又做到居安思危;到了中年时期,要注意摒弃陈旧的固化思维,同时代一起进步…… 人生并不必然一帆风顺,在外的世界我们可能并无法或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变,但我们可以调适我们的心态。正如疫情爆发的当下,我们既要看到病毒与宿主间“战争”的“你死我活”,也要看到生命进化、科技和文明进步的“大势所趋”。 读完本书,许多具体的实例不断给予我们启发。在人生的修行与历练中,正是这种“内观自己、莫向外求”的心态,才是我们求心安、立当下所应该有的正确心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