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今年“七一”建党百年庆祝大会结束时,我又听到了这首久违的《国际歌》旋律。此刻,我也在电视机前情不自禁地庄严地站起身,和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一道默默地随声跟唱,心潮澎湃,思绪飞扬。 当我听到《国际歌》的时候,仿佛听到当年巴黎公社激战的枪声,仿佛身临那种振臂高呼“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的斗争场面。巴黎公社战士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英勇不屈的革命气概,一直激励着全世界的无产者。 我想起来了,《当我唱起〈国际歌〉的时候》,这还是道出自于1963年的高考命题作文,迄今整整过去了58年。那时,我还在师范学校就读。据说,当时这道命题作文难倒了不少考生。 《国际歌》,咱们只在党的代表大会结束时才播放的,而且只是播放一遍旋律。这首歌的词作者,居然是法国工人欧仁·鲍狄埃,也是个巴黎公社的领导人之一;这首歌的旋律,是法国工人皮埃尔·狄盖特谱写的。《国际歌》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要为真理而斗争,要冲破思想牢笼,要团结起来到明天,去实现“英特纳雄耐尔”。对于法国歌曲,除了雨果《假如我的歌声能飞翔》外,我终生不忘的只有《国际歌》。 当我听到《国际歌》的时候,想起了毛主席词作《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中“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的诗句。查阅相关资料,《国际歌》在“五四”运动后便传入中国,而瞿秋白便是首个传播者。我突发奇想,央视综艺频道推出综艺节目《开门大吉》,通过猜出歌名,积累“家庭梦想基金”。这个节目中,是否曾经将《国际歌》旋律当作一道题目,一个门槛?让更多的中国人认识《国际歌》,让更多的中国人会唱《国际歌》。毫无疑义,一个共产党员,不仅会唱《国际歌》,还要知道《国际歌》的词曲作者,理解《国际歌》创作背景以及深远的思想内涵。 当我听到《国际歌》的时候,心中总有一种悲壮感。作为一种音乐伴奏,在中国舞台或者屏幕上,大凡有革命英雄人物被敌人押上刑场时,《国际歌》旋律便应声而起。只要有《国际歌》旋律响起,就有革命志士倒在敌人的枪声中。于是,《国际歌》便渐渐成了革命战士的“就义歌”,成了革命英烈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英雄赞歌。 列宁有篇为纪念《国际歌》词作者欧仁·鲍狄埃逝世25周年而写的文章,给这首歌及其作者以高度评价: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世界各国的工人相继歌唱自己的先进战士、无产者诗人的这首歌,并且使这首歌成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 《国际歌》诞生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迄今走过了150年的历程。《国际歌》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战歌,也被称之为用诗歌形式或歌曲形式表达的《共产党宣言》。它在黑夜之中驱散了工人的恐惧,赋予了劳苦大众奋起反抗压迫的勇气,照亮了共产党人解放全人类的征途。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使命务必牢牢记住。 如今,由于社会日新月异,由于多媒体传播迅速,人们对《国际歌》耳熟能详了。在中国极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我们坚信,只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