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 杨美钦 通讯员 陈佳佳)近日,在东庄镇乡贤信访评理室开展了一场与众不同的“信访事项评理会”,一件长达十多年的耕地纠纷圆满完结,双方握手言和。这是秀屿区东庄镇打造“231”工作法,创新调解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抓好“两调”。由村级包组干部、调解主任、村干部、工作队进行村级调解,7天内调解不成的由包片领导组织工作队、民间调解员、司法所、派出所干警进行片级调解;实行“三评”。经村、片两级调解未能达成协议的,组织各界乡贤,参照法庭模式召开乡贤评理会,听取当事人论辩及调解员的调解方案,裁判是非曲直,直至双方和解;如不能结案,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村民评议、公开讨论、酝酿表决;如仍未结案,启动道德评判,采取衔接诚信建设、文明创建和法律引导进行化解处置;落实“一复核”。对于较为复杂、影响较大的矛盾纠纷,且始终未能化解的,由镇主官或分管领导采取一案一专班、一核一稳控等方法,再次组织复核与评审。通过该调解机制,近期东庄镇化解了一批疑难复杂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