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木兰溪
“城镇诗词”摭谈
【发布日期:2021-12-13】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杨鹏飞】

  中国古代喜欢用题材对传统诗词进行分类,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史诗、怀古诗等条目占据主流地位。提及“城镇诗词”,这一概念或许比较陌生,但不乏“城镇诗词”作品。

  《诗经》中的《大雅·緜》堪称最早的“城镇诗词” ,这首诗抒写周人祖先古公亶父在岐山周原开土建城,特别是修筑宫室宗庙的宏大场面描写,充满浓郁的城镇生活气息;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所写的七言歌行《长安古意》,描绘当时京都长安的街市繁华和形形色色的城市生活,可说是较早而相当完备的“城镇诗词”。骆宾王《帝京篇》诗云:“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凰台。”这首诗运用大量都市事象,夸饰都市繁荣及盛景;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极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繁华,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称其古代第一“城镇词”并不为过;清代描写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的部分诗词流露出城市趋向国际化都市的雏形,这些“城镇诗词”或抒写盛世情怀、或感悟世态万相、或描述节庆风情,记录着城镇与诗词的千丝万缕联系,记载了城镇文化的变迁,展现了诗词作者心理在城镇空间的投影;近代以来,“城镇诗词”随着城镇规模不断扩展而发展,各个时期均有一些“城镇诗词”佳作。城镇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城镇诗词”虽未大行其道,但以城镇为背景或对象的诗词也算车量斗数,京都往往是诗词创作最集中的地方,但平心而论,在农耕文明时代,所谓城镇元素、乡村元素,并无明显的界限,这也是“城镇诗词”并不瞩目的缘由之一,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有馆阁诗人,山林诗人,花月诗人……,没有都会诗人。”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工业革命之后,大大推进了城镇化发展,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019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3.89%;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第一产业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7.7%,工业与服务业占比高达92.3%。
  每一座城市、每一条街道,都刻印着文明的进步,也承载着无数的梦想与希冀。城镇的繁荣与扩建,自然会吸引许多人的涌入,其中也包括诗词作者。几乎每座大型城镇都有诗社,尤其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大城市,诗词社团的体量和数量更是居高不下。
  诗词作者不再是城镇的异乡人,在城镇生活,天天面对城镇,切身感受城镇化带来的新的生活体验。“城镇诗词”是美好城镇的组成部分,城镇面貌焕然一新,诗词作者的眼睛如何发现城镇诗意?诗词作者的笔墨如何书写城镇情怀?“城镇诗词”如何“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城镇诗词”意象如何与新时代“接壤”?这是我们诗词作者在创作中应该着重思考的。
  进入21世纪至今,中国城镇化进展持续加速,中华传统诗词更是遭遇新课题和新挑战。“城镇诗词”概念的提出有着积极意义。“城镇诗词”开辟了中华诗词的一个新方向。创作“城镇诗词”,并非将城镇视为与田园山水相对立的、与心灵理想相排斥的空间,而是从积极、肯定和赞赏的眼光去书写新时代,赞美与歌颂城镇生活,建构起新的城镇意象和安逸、祥和的都市家园与精神世界,抒写诗词作者与城镇生活复杂体验的新境界。
  “城镇诗词”要探索创新性。“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诗词是经典意境、优美语言的艺术,唐诗、宋词、元曲这些极其优美的古典格律文体是经历了自《诗经》《楚辞》以来近两千年的创作实践才发展起来的,得到了充分挖掘,但新世界、新生活、新现象、新事物、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新词汇进入诗词作者的创作视野,古典意象缺乏现代感,逐渐不能满足中华传统诗词创作的需求。现代人写格律诗词,写“城镇诗词”,总要有点城镇气息,有点现代意识,不能一味泥古复古,因此在诗词创作过程中,诗词作者要对现实保持足够的敏感,经过斟酌挑选,撷取新材料入诗,“以旧瓶装新酒”,将更多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意象添加到城镇诗词意象系统中。
  “城镇诗词”要坚持时代性。“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建安诗人的爽朗刚健,盛唐诗人的豪放洒脱,宋代诗人的细腻理性,无不刻记着时代的烙印。任何好的文艺作品都是植根于时代,以时代为背景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词作者的思考与创作都要“与时同在”和“与时俱进”,脱离社会的自命清高,厌倦现实的复古要求,都不合时代潮流。我们现在所处时代,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繁荣安定,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如果当代诗词作者能把握好这一主流,其所写的“城镇诗词”,必定能写出深受人民喜爱的好作品。
  “城镇诗词”要立足社会性。“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在他们笔下的诗词中,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诗词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诗笔写出自己在安史之乱中的见闻和感受,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段时期的社会现实,被称之为“诗史”。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如何捕捉日常生活当中最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物,用诗词的形式来加以反映和体现,歌当代之歌,咏当代之咏,贬当代之贬,是“城镇诗词”面临的重要课题。“城镇诗词”在现代社会有着广阔美好的生存空间,不仅是一种审美存在,也是一种生活存在,更是一种精神追求。诗词要永葆生命力及社会影响力,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诗词本体特质,同时立足于社会,关注当代城镇生存状况,构筑现代都市人独有的精神家园。
  “城镇诗词”要契合人民性。“为了谁”的问题始终是文艺创作和发展最根本的问题。“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服务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阐述和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城镇诗词”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诗词就没有生命力。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诗词而诗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写眼前诗”,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闭门造车、脱离大众、脱离现实,是不可能创作出精品力作的,必然被时代淘汰,被受众抛弃。能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诗词需要融入城镇,城镇需要拥抱诗词。城镇是诗词的创作源泉,让城镇丰富诗词意象内涵;诗词是城镇的精神食粮,让诗词滋养城镇文化底蕴。“城镇让生活更美好,诗词让城镇更温暖”,如何让城镇诗词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灿?中华诗词学会城镇诗词工作委员会应运而生,生逢其时,城镇诗词工作委员会必将在中华诗词学会领导下,不断开拓中华诗词的崭新局面,充分激活中华诗词的文化基因和时代能量,不断赋予中华诗词新的内涵与外延,积极发挥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城镇诗词工委要多组织活动。“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要搭建创建活动载体,扎实推进城镇诗词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组织各种有影响、有特色、有内涵的诗词活动,比如创作活动、评论活动、采风活动、赛事活动等,并把活动延伸到全国各地,扩大到社会各界,激发和调动千军万马来推动“城镇诗词”的发展与繁荣。
  另一方面,城镇诗词工委要多推出精品。“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不仅要让城镇诗词逐步成为中华诗词的创作主流,而且要多推精品力作。在诗词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好诗不厌百回改”,精品不仅是每位作者永远的追求,也是当今社会普遍的需求。大力提倡诗词评论,激浊扬清,以发现、推荐诗词精品为任,只有不断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才能吸引并感动更多的心灵,真正起到服务社会,推动文化进步的积极作用。
  “城镇诗词”道阻且长,吾辈将上下而求索。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