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泗粉,也叫赐粉、索粉。是兴化地区(莆田)的小吃,用地瓜粉做的。因其外观状若鼻涕,故名泗粉。 泗,古字典解释有鼻涕之意,故得名。因口感滑爽,清凉美味而流行。一般下汤煮,也可煎炒。过去每到农忙,莆田木兰溪的南北两岸,常会有悠长的叫卖声响起:“卖泗粉咯”。在大街小巷,或是田间地头,随声而来一个肩挑食担的身影,为人们带来一碗清凉美味的豆丸泗粉。 泗字,取涕泗交流的本意,像极了泗粉本身的质感,有着乡人打趣的情味。赐字是民间传闻,唐玄宗品尝莆仙豆丸后感其鲜嫩味美,遂将宫中小食索粉赐予梅妃家乡莆田,以示皇恩眷顾。后经乡人在原料上不断改进,才有了今天的泗粉美味。 泗粉制作的第一步,也即泗粉顺滑柔嫩的关键:去杂。先后需要经过粗捡、和水搅拌以及透过极其细密的滤布等多道工序,将淀粉与纤维逐步分离。沉淀一夜后,再以裹着干地瓜粉的滤布吸水,自然晒干,得到净细纯白的地瓜粉。 和面,讲究湿干粉合揉,用力合宜,甩动如丝,粗细均匀而不断。等到热气萦绕,高高举起泗粉筒,悠长延绵的粉质沿孔顺滑而下,落入滚烫的锅中,不断搅拌,再一把捞起,在清水中快速冷却。晶莹剔透的泗粉静静舒散,显露着清亮的原色。 小院里仅剩的几株香椿,长势甚好,在过去,用它调味,清香之余更有清肠防暑之效。搭配泗粉的豆丸,则是以豆腐、香菜、花生仁为馅,揉捏混合后,裹上一层地瓜粉,撒入制泗粉的汤锅中烹制。 泗粉丝丝柔嫩爽滑,入口即化,汤清而鲜香,豆丸外滑内嫩,口感厚实。 有时食物像极了人的性格,朴实而自然,仅凭一口,就能尝出乡人的真挚与细腻的心意。 随着那飘忽的热气,仿佛那碗陪伴乡情的豆丸泗粉从未离开记忆,只是挑食担的那位师傅老了。他停留在僻静的巷角,守着一家小店,在门前长年放着一根木凳,等着他望着的人来。
美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