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元旦前日,在莆田学院紫霄校区弘文楼107教室里,2020级新闻学专业正在召开传媒实践月总结大会,实践月的指导老师之一阮榕在点评时说:“短短两周时间内同学们在校外媒体发表了35篇新闻,这个成果相当不错了,拿出去可以跟每一届的学长们比了!” 去年12月7日,2020级的81名新闻学子提前一个月完成了本学期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的媒体发表任务之后,又开启了为期四周的“传媒实践月”集中实训活动,由新闻系刘志、阮榕、庄美连、姚丽君四位老师分组指导。据统计,实践月期间,81名准记者从人文、教育、热点、乡村、创业、普法、健康和人物八个主题出发,在媒体上发表新闻共计35篇,其中国家级1篇,省级10篇,市级24篇,还有3条短视频被省、市级媒体采用。此外,全体同学还参与了本专业自己创办的《新闻样报》的策划、编排、发行等工作,可谓成果丰硕,得到了五位媒体专家的点评赞誉。 “这次实践月是一次崭新的探索和一次有效沟通的实践,各版面的团队凝聚力很强,既做好了版面分内采写工作,也兼任多职,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与往期不一样的是,我们除了要做总编室的统筹安排工作,也要做新闻采写的工作。”担任《新闻样报》第49期总编辑的王箫感叹道。 新闻201班钟达森和同学合作的两篇新闻分别在国家级媒体和省级媒体发表,在分享自己难忘的经历时特别感慨:“早起六点多赶第一趟公交,晚上回来都七八点了。一天一半时间都在外面奔波,出门天是黑的,回来天也是黑的,深夜还在和老师、编辑交流稿件内容。记者真的是需要很大的毅力和努力,才能做好采写任务,同时更要有牺牲精神和担当精神。” 一个月来,同学们的身影出现在电视台、报社、县区融媒体中心的工作现场,出现在2021年中国(莆田)国际黄金珠宝博览会上,中国最大的工艺品专业交易市场——莆田工艺美术城中,也出现在建筑工地、邻里中心、美丽乡村、中小学校、社区医院、街边小店里,和老师、医生、专家、外卖员、社区干部、产业工人、田间百姓促膝谈心,倾听他们一年来的所思所想,和对新的一年的期盼。 自己指导的一组学生在两周内发表了11篇新闻,新闻系教师庄美连开心地总结道:“我看到了很多文笔优秀的同学,大家干劲都很足。但大家更希望听到不足在哪里,这才是实践月最有收获的地方。希望同学们在实践月过去之后,还要更加磨炼和学习怎样去找一个比较新奇的角度,找新闻由头,视野要开阔一点,不要局限在学校里,这才是最重要的。” (黎倩 阮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