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玄妙星象 窥探宇宙 尽收此册
【发布日期:2022-01-17】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徐捷】
  古人讲究“观象授时”,诸多典籍均存有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是西周时期人们写在《诗经·豳风·七月》中的天文气候知识;“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这是王勃写在《滕王阁序》中的天文地理知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苏轼写在《水调歌头》中的月历知识……
  在中国古代,修习天文历法似乎是项必备技能。古人不仅能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还能将生产斗争中对天文地理知识的发现和创造梳理形成历法,并以文字形式流传下来。比如,我们看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来定方位等等。天文历法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是古代文明的标志。
  有幸读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古代天文历法讲座》,这是该社“大学问”系列丛书中的一员。作者张闻玉先生通过七次讲座,分别讲述纪时系统、二十四节气、四分历的编制及应用等内容,并附上部分天文历法考证参考文献的具体案例,令人对天文历法知识重新有了个系统性的认识。
  张闻玉先生师从贵州大学张汝舟教授,不仅继承了张汝舟教授“读通古书,结合结合现代天文科学成就和出土文物中的史料,对过去学者研究成果论证,去粗存精”的学术研究方法和成果,还将张汝舟教授建立起的古代天文历法科学体系进一步完善提升,形成了更加通俗的传世讲义。
  作为炎黄子孙,必须了解自己的文化与历史;作为文史爱好者,必须有一定的古天文学知识。古代典籍相关学科,无不与古代天文历法有关。虽然天文历法是一门专科学术,但它依然源于自然和生活,现代人也能在专业书籍的帮助下掌握它们。不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些基本概念吧。
  关于时间,并非人的主观臆造。古代先民以太阳东升西落确定一天的时间,单位为日;以月亮的隐现圆缺确定一月的时间,单位是月;以寒来暑往及草木禾稼的荣枯确定一年的时间,单位是年;于是,计时单位体系形成。通常说的时间,包括某一瞬间的“时刻”以及两个瞬时之间的间隔。
  关于天文,它是天象,是日月星辰在天幕呈现有规律的运动形式。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反而影响着支配着人类的各种活动。而“历法”则有两层意思:“历”为计量年、月、日的方法,是对年、月、日的安排;“法”指法则、规律。因此,历法是利用天象规律调配时间的纪时法则。
  世界上的历法分为三类,太阴历、太阳历和阴阳合历。太阴历是以月球受光面的圆缺晦明变动为基础,利用月球运行周期为标准制定的历法;太阳历是以太阳的回归年周期为基本数据制定的历法;阴阳合历则是兼顾日月运行变化而制定,既考虑四季近于天时便利农事,又照顾月相周期。
  那么,我们从何着手开始学习?又应如何学好古代天文历法学?书中大致提及四个维度。从历史学角度研究,通过翻阅典籍记载进行推演;从考古学角度研究,借助出土文物、鼎盘铭器等进行复盘与推演;从现代天文学角度研究,结合数学演算展开。
  最后便是张汝舟、张闻玉师徒等人从考据学角度的研究。他们提出纸上材料 (文献记录)、地下材料 (出土文物)、天上材料 (实际天象)对证,做到“三证合一”才算可靠,当中很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星历观点才不至于被千百年惑乱所迷,认真熟练的推算才能掌握整个体系。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纪时系统。先说纪年法。从西周金文及殷商甲骨可以看出,当时都按帝王在位的年数来纪年,称为帝王纪年法,比如《越语》中有“越王勾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周语》有“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等等,这种纪年法因为不统一,在乱世时期就会显得比较混乱。
  到了汉武帝建立年号后,便更改帝王纪年法为年号纪年法,比如“万历十五年”等。春秋时代,人们观测行星,确定木岁为岁星,实行了岁星纪年法,比如我们阅读《左传》有“岁在星纪而淫于玄枵”。后来又发展了太岁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十二生肖纪年法等。
  再来看看纪月方法。对应岁星纪年,星学家提出了十二支纪月法。古代还将十二支纪月与十天干结合,成为了干支纪月。干支纪月法很少有科学上的意义,现实生活中只有在命理预测、推算生辰八字中才有广泛应用。
  纪月最大的特色在于别名,《尔雅·释天·月名》有“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此外,古代还将音律与历法纪月相互联系。
  纪日与纪时在古今都十分重要。日是最基本的时间计量单位,古代较精确的计时器为漏壶,最常用的纪日方法包括干支纪日法、数序纪日法、星期纪日法等。对于时间的测报则借用表影的方位来报时,如圭表便是最为常见的工具。
  书中对四分历法的介绍,虽然篇幅不大,但却是重中之重。简单来说,四分历是以365又1/4日为回归年长度,29又499/940为朔策(平均一月长度),十九年闰七为置闰方法的最简明历法。张汝舟先生在发现原有四分历误差的基础上,发明了3.06年差分算法,修正了误差。
  “文者象也。天先垂文象日月五星及慧孛,皆谓以谴告一人。故曰天文。”天文历法在千年后仍然能指导我们生产生活,真是不得不赞叹先民的智慧。书中还有观象授时、二十四节气、历法答疑等诸多精彩,不能一一而足,还需要读者朋友一同细细品阅、认真推演学习。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