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屿港口是东南沿海最大矿石码头,拥有我省面积最大露天保税堆场。2018年12月获批保税混矿业务后,罗屿港口携手全球最大铁矿石供应商淡水河谷公司,利用“大港口、大堆场、大保税、好区位”综合优势,着力打造东南地区矿石保税混配中心,服务台湾市场以及沿海、沿江市场。 1月19日,记者在罗屿港口看到,来自巴西淡水河谷的40万吨级“大连矿业”轮正在9#泊位进行卸货作业,该轮于1月18日靠泊,这也是今年以来该港口接卸的第二艘40万吨级货轮。记者通过该公司调度室内的视频传输画面看到,通过斗轮堆取料无人化操作系统,传送带源源不断地将铁矿石输送到港口的露天保税堆场,等待进行选矿和混配工作,最后通过海运、内河水运、铁路、公路等方式运往台湾、江西、赣州等地。福建省罗屿港口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文金告诉记者,为做好此次接卸,罗屿港口投入3台卸船机作业,充分发挥自动化码头设备优势,高效完成40万吨铁矿石的减载任务。据悉,为提高铁矿石接卸智慧化水平,罗屿港口采用多项智能化新技术,操作人员可在几百米外的调度室开展作业,大大改善作业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升了装卸作业效率。 记者了解到,罗屿港口是福建首个、我国第六个满足世界最大40万吨级矿石船靠泊接卸的港口,有力提升了我市港口竞争实力,为东南地区原材料供应开辟了全新物流通道。2018年6月份开港以来,罗屿港口已先后接卸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印度、南非、俄罗斯、伊朗等国家和地区的5-40万吨级船舶200多艘次。去年,罗屿港口累计完成吞吐量1300万吨。 作为福建省对台贸易的先行者之一,凭借自身独特优势,罗屿港口成功弥补了高雄港和台中港因航道水深不足影响大吨位散货船满载靠泊的短板,成为台湾最大钢企——台湾中钢在大陆的最佳中转港口。自2019年7月罗屿港与高雄港实现首航,此后罗屿港与台湾中钢业务呈快速稳定增长态势,2019、2020、2021连续三年成为台湾地区在大陆最大的铁矿石储备中转港口。 据了解,罗屿港与台湾台中港相距87海里,与台湾高雄港相距160海里。长期以来,台湾中钢受港口吞吐能力限制,台湾岛上最大港口仅有15万吨级靠泊能力,其大宗铁矿石、混配煤只能从马来西亚转水,航程大约为1600海里。现取道罗屿港口,大大缩短运距和运输时间,平均每吨运价可节省3-5美元,实现朝发夕至。 郑文金告诉记者,今年罗屿港口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入1.96亿元,规划建设8#30万吨级卸船泊位和11#、12#15万吨级装船泊位及相关配套工程,预计今年6月份前动工建设,建成后将有效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缩短船舶的在港时间。 下一步,罗屿港口将在推动8号、11-12号泊位项目建设的同时,继续深化与淡水河谷、台湾中钢以及福建、江西、湖南各钢企的合作,构建“海港”“陆港”联动发展新格局,巩固提升大宗散货对台中转,不断深化莆台融合发展,努力建设更高标准一流散货大港强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