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找志勇”已成为平海镇江堤村及周边的山星、东美、石井等村许多村民的共识。 作为一名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医生,志勇凭什么会有如此口碑?通过深入采访,记者发现:诊疗项目多、诊疗效果好、服务态度佳、收费标准低,是他赢得人们信赖的“四大”法宝。 科班出身的任志勇,早在当年卫校毕业在市第一医院实习期间,他就拜我市着名的外科医生郑医生为师学习痔疮切除手术。在郑医生的悉心传授下,经过自己的勤学苦练,终于能熟练掌握痔疮切除手术。他说,痔疮患者群体大,为破解他们看病难、看病贵瓶颈,学会痔疮切除手术,既能减轻患者疾苦,又能减轻患者的负担,可谓一举多得。据介绍,这些年,他为许多患者做了痔疮手术,其中最多的一个月做了3例,得到了患者们的一致赞赏。 作为乡村的全科医生,从医20年来,他凭借良好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吸引了方圆十里的患者前来求医,难怪他的诊所常常是门庭若市。据了解,他的日均门诊量可达约30例,这在乡下诊所并不多见。 那天,记者在他的诊所逗留了约半个小时,注意到进进出出的求医者中有4位,他们当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位正在打点滴的老大爷对记者说,自己是个“三高”老病号,也是这里的常客。他还说,找志勇看病,疗效可靠,费用实在,服务周到,让人放心。据了解,类似这种常客还有不少哩! 提及志勇诊所,他的妻子阿英也是一个绕不过的人。与志勇既是同学,又是夫妻,也是同事的阿英,夫唱妇随,志勇主外(接诊),她主内(抓药、打针等),而当丈夫出诊在外时,要是碰上一些急诊病人,她一边向志勇通报病情,一边做应急处理,如止痛或外伤包扎等,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不少来这里就诊的病人都夸她不但很热心细心,而且技术精湛。 据了解,夫妻俩常常利用空余时间一起切磋医术,探讨如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此外,他们还十分注重自我“充电”,珍惜每一次进修深造的机会,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前不久的一个周末,一名骑电动车的年轻人不小心摔得头破血流,志勇见状,立马为其做了应急处理后,拦下一辆车将伤者送往5里外的平海卫生院进一步处理,并通知其家属前往卫生院。后来患者家人特地上门道谢,他却说:“救死扶伤,是医者的义务与责任,何足挂齿。” 逢年过节,人们都沉浸在幸福和欢乐之中,可是志勇成天从早到晚忙得脚不着地:东奔西跑,进村入户,有时刚拿起碗筷,一个电话就把他喊走;有时刚进入梦乡,一阵铃声就把他吵醒……去年除夕夜,他正和家人一起围炉,突然邻村的林家打来电话,称其母亲胆囊炎老毛病又发作了,请他赶快前往。病情就是命令,他立马背上药箱,骑上摩托车,风风火火赶往3里外的林家。等到打完点滴,病人安然无恙,他匆匆往回赶时,已是子夜时分,这时年夜饭已经凉了。 阿英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志勇很少吃过一次完整热乎的年夜饭。当记者问他累不累时,他笑呵呵地说:“累并快乐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