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元宵时。 在妈祖故里——莆田,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极具浓郁的地域特色!早在唐代,莆田就有闹元宵的习俗。莆田元宵竹枝词《元宵》有云:节到元宵兴倍生,普天人共乐升平。有楼紫陌繁华盛,灯火辉煌不夜城。 赵朴初说过:这是我有生以来所见到的,最独特的地方传统风俗。 莆田闹元宵,有爬刀梯、跳傩火、打铁球、摆棕轿、大游灯、打砂花、皂隶舞、“红盘”出游、“跑廿六”、点烛山等特色活动,已有多项民间元宵特色民俗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除了那些狂欢的仪式之外,莆田人的元宵贡品也是不得不赞的特色之一。惟妙惟肖,精致非常的制作和摆盘常常让人叹为观止。在虔诚又忙碌的仪式里,人们表达对幸福的祈愿,都融入到一盘盘充满“莆田味”的贡品中。 元宵贡品是莆田人过元宵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海陆八珍,七荤八素,琳琅满目,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这是一门技术活,很多东西是面粉制作的,别致的创意,逼真的造型,手艺师的技术让人赞叹,犹如举办“贡品展览会”,让许多外地过来观赏的人直呼不可思议。其中涵江三江口镇芳山村的千人担盘庆元宵颇具代表性,一担十盘,荤素装盘,甘蔗随担,寓意十全十美甜蜜和合。“担盘”一一打开,共有十层,分别放有花生、红枣、桔子、长寿面、红团、绿豆糕以及面粉做成的“猪头”、“猪尾”、蜜桃和梅花等元宵特有的贡品。 再看涵江区涵东霞徐村的元宵“大红团”,直径90公分的大红团的表面花纹全靠手工雕琢,正中间盘旋着一条活灵活现的大龙双目炯炯有神,周边还围绕着56个小红团祈福,寓意着子民幸福和56个民族大团圆。大红团上龙的姿态每年都不一样,有侧面龙,也有正面龙,龙头、龙眼、龙身、龙爪、龙鳞,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雕细琢。 还有一些用面粉制作的栩栩如生的美味海鲜,百花宴、十二生肖图案也是让人大开眼界!这些自然馈赠的食材,在心灵手巧的莆田人手中,塑出各类形式各样的特色元宵贡品,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祈愿。 独树一帜的元宵贡品是莆田人对“乡愁”的深刻演绎,人们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收获与感恩,传递行善大爱的普世情怀。 晚报记者 林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