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一遇到较长时间咳嗽,母亲总会在清晨让我吃个冰糖鸭蛋,连续三天。长大后,便问母亲是何原理,母亲告诉我这是老辈人从药铺问的方子,一直传用至今。后来,偶然机会和一家老药铺的老板闲聊,他告诉我,这种配方很多,不同药铺用法用量不同,药铺行当统称为内单。 什么是内单,它不同于医生开的处方笺,也并非都用于治病。一般来说,稍有点历史的药铺都有特色内单。有人说,药铺里的内单就是老药铺的日记,承载了无数人生记忆。偶然间,读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药铺年代》,思绪瞬间被拉回那个时空。 身为台湾顺安中药房第三代传人的卢俊钦,亲自讲述了自家老药铺从1936年一路走来的故事。他写到:曾经,台湾人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中药铺,比如,老人的养生药膳、病人的术后调理、女性的养颜美容、生病的抓药问诊、邻居的香料配方…… 是的,书中字里行间缓缓浮现的是那个物资匮乏但充满邻里温情时代的回忆,随处可见的是发生在传统中药铺里的热闹故事,还有作者无私分享的私房配方,以及透过纸面的浓浓中药香。这是一家传统中药铺经历社会变迁的备忘,更是中医药行业从业者的回望和展望。 居多的是药食内单。提到药膳食补,常常想起各种瓦罐炖汤。殊不知,这些瓦罐炖汤都要靠私房配方,而不同药铺给出的内单也各有特色,十分讲究。例如,提到补血调经应使用“四物汤”,孕妇发奶可食用“花生猪脚汤”,而养血袪瘀多使用“生化汤”……书中详细介绍了20多款“内单”。 在没有保健的年代,有些人到熟识的药铺看病抓药,而药铺在一般药书或方剂书籍中记载的固有成方的基础上,结合求药者的实际,为其“订制”了“药方”,有熬煮式的煎剂,有泡制成的芘酒,还有中成药、中西药制剂。求药者一般不取走药单,既是保密药方,也是保护隐私。 内单的使用期限一般不会太长,除了长期用药者外,最多数年而已,唯有香料配方,可能历久相传。附近市场卖咸水鸡的大婶,一张香料内单不断改良后用了数十年,每到逢年过年忙不过来时还全家齐上阵。大婶过世后,女儿不希望美味失传,回家继承手艺衣钵,终让这张内单延续生命! 难舍的是往事故人。每张内单都有故事,除了市场上卖咸水鸡大婶的香料配方,还有老家巷口槟榔摊的配方,明雄伯私房做红蟳的秘方,陈老师中风后术后调养的处方,甚至连远从外县市来客的记录都在当中…… 小时候,明雄伯伯来到家里,父亲便会笑呵呵地拿出一张内单,这是记载药膳红蟳的配方,也是明雄伯伯专属私人料理的配方,更是他请客的必备招牌菜。因此,只要他一上门,十有八九是要办桌请客。 陈老师任教小学30余年,按理说退休后可以游山玩水、含饴弄孙。然而造化弄人,刚退休不久他就出现严重的脑出血,必须长期卧床居家。其间除了固定回医院拿药,也只能来药铺寻找中医药调理协助。因此只要陈师母散步到店里,自然也就明白是术后调养需求,直到陈老师仙逝。 还有充满威严、令附近小流氓畏之如虎的阿公,温顺体贴、总是守在药铺门前的阿嬷,子承父业、接手药铺的老爸,专做传统手工甜点的“咪咪乐阿伯”,一诺千金的中药盘商惠生伯,生活艰难、却总是笑得像弥勒佛的阿水叔……串串熟悉的面容,那些人、那些事,都是难舍的往事。 不变的是记忆传承。你知道药铺的内单还自带标价功能么?他们不使用罗马数字或阿拉伯数字记录,而用特殊的汉字、五言诗词等自己店里才看得懂的字符来标注,来定量。如果老板外出看诊,又逢人上门抓药,店里的伙计就可以凭此大致了解药单价格,避免收错银两…… 你知道台湾特有的“药忏”仪式么?逝者因病亡故后就会有该仪式。简单地说就是根据药签准备好一个煮药的瓦罐,在丧事过程中将一帖药进行熬煮,待逝者送出灵堂后,由亲人拿着瓦罐并念叨“袪病痛”一类话语后摔破瓦罐。就好似奈何桥上饮碗孟婆汤后,袪去病痛进入另一轮“新生”…… 书中还介绍了中医药在宝岛台湾所经历的时代变迁。那个年代,医院诊所少,医疗资源并不普及,药铺成为百姓看病抓药的地方。时过境迁,中药铺已不再按子承父业、师徒相授进行经营,而是凭药师证或中医师执照等证件上岗,原本的传承秩序被逐一打破,新旧文化再次更迭。 岁月如斯,在这个“持证”的时代,可能许多中药铺都渐渐从日常生活中退位,但是,难以割舍的家人、日夜惦记的家乡、永生难忘的朋友,那再普通不过的人、再平常不过的日子,都渗入药铺人的血液和记忆中,成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最终将激励后人向上不断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