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莆仙戏
在乡间,看一场莆仙戏
【发布日期:2022-06-13】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李雪梅】

  四月,桃花在温润的空气里开了花,释放成春天里最有风韵的模样。
  这个傍晚,我无比陶醉地在一座戏台前站着。
  戏台搭在村庄的晒场上。土木结构,黯淡的木纹和色彩,烟熏火燎的古朴着,看起来很有些岁月。
  蓦然,一声老腔亮着,在一个什么地方响起——咿呀!余音袅袅,拖拽得很长很长。
  翠鸟在屋檐上鸣叫,如同老戏里唱腔宛转的“正旦”。
  乡村的戏台是热闹的中心,于平淡平常之中系着撕心裂肺、牵肠挂肚的乡情。要说乡村的味道,戏台是最浓烈最为饱满的。天涯海角走远了,什么时候想念了,心吊在胸腔里都会咣咣响,回乡看戏去。
  在仙游,宫庙、戏台是标配。看看戏台的模样,就知道人们有多么盼看一台戏,有多么爱戴自己的生活。乡村里,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请台莆仙戏是最隆重的仪式。说是给神唱戏,实际上是给人唱戏。真正懂戏的人微乎其微,可是看戏的人却很多。
  一台戏就是一个季节的驿站。有好戏便不放过。空气里虫子擦着草尖飞翔,通知戏就要出场。村民们早早收好农具匆匆往家里赶,他们从大地的深处缓过身子,那样的不约而同,端着饭碗大口吃饭,门口迫切走过的脚步声代替了自己的心跳。
  有诗云:抽簪脱胯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
  02
  演员们在后台化妆。
  静静的戏箱,静静的道具,就等待着粉墨登场的那一刻了。
  戏台下早已人声鼎沸。孩子们在台前乱跑大叫,不时掀起幕布看台子上有人搬布景。妇女们用尖利的噪音呵斥自己的小孩,笑声、打趣声弥漫着台下的人群。一个腰肢纤细,头戴花冠,袭一件镶边水红绣花长裙的女子站在侧幕布旁,翘着兰花指不时地摁摁自己头上的簪花……
  铿锵,铿锵,锣鼓一响,十音八乐,一股活力,四处洒落,纷纷扬扬地落在人们身上,无比温暖。
  台子下顿时鸦雀无声。大幕徐徐拉开。
  幕一启,就是一派大家气象,不用开口,也不用抬手,已经样样都有了。生、旦、净、末、外、贴、丑等脚色行当,悉数登场。穿云裂帛一声长啸的武生,清水芙蓉千柔百媚的青衣,哆哆嗦嗦的花白胡子老生,还有挤眉弄眼翻跟斗的丑角。
  莆仙戏,多么的好。钉是钉铆是铆,坐唱念打有板有眼。再外行,再看热闹,好戏总归是好戏,功夫永远是功夫。
  戏台上粉墨春秋,戏台下千姿百态。白发的老人坐在板凳上,眯着眼听得泪汪汪;光屁股的孩子望着上头艳丽的绣花袍,直看得晕了眼;五大三粗的男人,站在人群外,稍远地看,节奏急欢的乐声中他们喘着粗气担心台上剧情的发展,虽然已经看过好几遍了,但是,他们还是要担心;轻声细语的姑娘想着戏里的小生,撩拨起内心的涟漪……
  台上和台下的距离一点也不遥远。台上的唱念做打,算不得炉火纯青,却也声情并茂,淋漓尽致。缠绵悱恻的浪漫爱情,还来不及留恋追怀,徒生变故。无论是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长,都能让台下的观众唏嘘不已。有道是,行家听戏听的是味道,外行人看戏看的是热闹。无论听戏还是看戏,都能入戏几分。
  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与乡村的生活也就一步之遥,所有的辛劳,就在这个瞬间心平气和,羽化成一种恬淡的幸福。这一时刻,戏台上下,就是乡村生活的娱乐中心了。
  天上一轮亮亮的月,地上几盏明明的灯,兰溪的风轻轻地吹过去,台上的唱低低地传过来。
  恍惚之间,有什么珍贵的东西与我们迎面相逢了。
  03
  戏呢,唱的都是莆仙方言,听起来亲切委婉。行腔非常流畅,尤其是拖腔迂回婉转扣人心魂。咿呀又咿呀,余音缠绵,蜿蜒辗转在木兰溪清澈的水声里,舒缓恣意。
  我们从莆仙戏袅袅余韵间,淋漓尽致的铿锵音符里,看到了如山执着、似水灵动、循序渐进的缠绵和丝丝入扣的抒情,这莆仙戏啊!
  话说莆仙戏,原名兴化戏。起源于唐代的木偶戏,于宋代形成与成熟,盛行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在表演艺术上最具特点的剧种之一。剧种的古老性、艺术的丰富性、表演的独特性凝集成莆仙戏的特色。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莆仙戏的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很难想象,莆仙戏唱腔曲牌竟有一千多支,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称,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部分曲牌,其名目、音韵、词格与唐、宋大曲和宋词调相同。仅存于早期南戏《张协状元》的【太子游四门】,用的就是莆仙戏的曲牌。
  乐器是可以进入岁月的。传统乐队只设三人:司鼓、司锣、司吹。渐渐地吸收“十音八乐”中的部分乐器,扩至十多人,增设乐器四胡、尺胡、老胡、和尚胡、鼓胡、八角琴、小三弦等。特色乐器有大鼓与石狮、沙锣与槌、笛管(古称筚篥)与梅花(中音唢呐)。尤其是筚篥,在全国其它剧种中已罕见;它仍保存宋、元南戏的古貌,由尚书木制成,长约五寸,头大尾小,芦竹作哨,管开八孔,仅吹五音,遇“清角”、“变宫”时开“角”孔与“宫”孔,吹奏悲伤哀怨的曲牌时,音色高亢而凄厉、哀怨,令人观者动容唏嘘不已。
  莆仙戏的基本功集中在步、手、肩三个部分。步法有:三步行、摇步、拖步、挑步、云步等。旦角的蹀步,行不动裙的。典雅。雍容。“千斤坠”也很有特色。丑角的特有步法“七步遛”(也称“七下跳”),可谓怡情舒畅风趣滑稽。
  “手法”就更微妙传神了,往往需要观者用眼揣摩,用心感受。“手法”包括指和臂两个部分。样式科名很多,有拱手、拆手、拼手等。表演时要求随眼转。常见的指法有姜萼手、香橼手、兰花手、三节手等。那人挥鞭,渐渐变成一匹马,几个手势就绾成一团缰绳。那兰花指在空气中一抓,就算挑开了门帘。多么的含蓄,多么的美。
  肩部动作有旋肩、车肩、荡肩、放肩、蹑肩等。我们只要看到演员肩上的表演,就可以想到角色脚步、身段的变化。
  一场《春草闯堂》牵动几代人的心哪!
  布衣裙的春草,聪慧俏皮,伶牙俐齿。“坐轿”一场中,知府胡进“急惊风偏遇见慢郎中”,花旦运用千斤坠、蹀步、抽步、蹑步、蹈步、跳步等六种传统步法,表现出春草的泼辣和机智可爱的一面,轿夫抬轿则倾尽各种姿态,渲染了诙谐幽默的喜剧气氛。
  “奴这回为救夫君已忘生死”,一声美丽的唱腔。
  翁懿娘着一袭素色的“扫地裙”,裙沿拖地,用细碎的蹀步行进,脚尖把前面裙子轻轻挑起,前进、后退、左右旋转。一时间,她竟像枚玉色的蝴蝶,翩然萦绕人们的心间了。
  这一折,人们欣赏到了莆仙戏的绝活“扫地裙”。
  04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仙游,莆仙戏这独特、传统、精致的剧种,在中国表演艺术上独树一帜,代表了中国传统戏曲的正脉。着名戏剧家老舍先生曾赞誉:“可爱莆仙戏,风流世代传。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
  成立于1952年的鲤声剧团,是莆仙戏重要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着名演员林栋志、朱石凤、王国金、陈开阳、许秀莺、陈启星、王少媛等就是从这里一步一步地走进春天的剧场,唱得世间开满桃花。
  陈仁鉴、郑怀兴正是从千年的莆仙戏里,从不绝的锣鼓声中走出的戏剧大师。其一生痴情为莆仙戏,一生寂寞为乡土,把仙游的文化演绎得绚丽缤纷,把戏曲的精神发挥得酣畅淋漓。
  由陈仁鉴改编的《春草闯堂》塑造了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勇敢智慧的丫头春草的形象。这出思想和艺术水平较高的戏,走过一段曲折道路。1962年春天,鲤声剧团到福州上演《春草闯堂》,受到热烈欢迎,被称为“一出闯出来的好戏”。当时老舍路过福州,看了此剧,特地写了“魂断团圆后,笑移春草前”的诗句表示祝贺。后来,《春草闯堂》作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剧目赴京演出,誉满京城。
  郑怀兴一直在创作的道路上执着前行,他的作品掷地有声。20世纪80年代他以莆仙戏《新亭泪》蜚声剧坛,近三十年来创作了《晋宫寒月》《鸭子丑小传》等大小剧目38部,近年创作的晋剧《傅山进京》、评剧《寄印传奇》及莆仙戏小戏《搭渡》等赢得很高的声誉。
  鲤声剧团六度晋京献演,多次赴台演出,曾获第五届、第六届法国巴黎中国戏曲节“最佳传统剧目”奖。他们还抢救排演了《目连救母·开荤咒誓》《白兔记·井边会》《三鞭回两锏》《戏巫记》等优秀传统折子戏。如此,莆仙戏这棵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的艺术大树,才永葆常青,硕果累累。
  她,舞着古老的唐风宋韵,从历史的长空中走来,走的沉稳,走的厚重;她,舞着现代的文明,从今朝的晨曦中走来,走的欢快,走的豪迈。莆仙戏,世代流传的遗响,在后辈子孙流淌的血液里吟唱,绵延不绝!
  05
  我们说,平适富庶的地理环境给了它以优雅柔婉的风姿,开放畅达的人文传统给了它以沉稳蕴藉的气质。这就是莆仙戏了。
  锣鼓点中,翩翩翻飞的蝶步,情真意切的吟唱,在路上,在水中,在我们的心里,在充满情节的木兰溪轻轻飘荡着……
  我欣赏艺术性的东西并不系统,有时反而东鳞西爪。不过,地域性的东西总能影响我的偏好。比如,莆仙戏,总有亲近之感。
  每每有朋友送来戏票,我便去剧团里看戏,也看折子戏。台上千般景致,万种风情,想那些戏剧后面的故事,仿佛自己也穿越到了古时。观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灵之舞,青衣的裙裾,摇曳生姿,宛转舞来,让我从春天里走出。
  于是,我对莆仙戏的理解,像一朵花开一样朴素静默,慢慢地就开到了心里。
  戏在民间,让历史有了动感。随着幕布的拉开收拢,历史便开合在人间戏剧里,很像是一幅图画里可以走来走去的部分,以十多人的表演而延续着朝代更迭。艺人虽不足表现整个生活的道理,却能让人读出疼痛的颤音。他们在戏台上向人们展示的或是历史人物或是民间传说中的故事,有文人也有义士,于历史中超越历史,于有意中归于无意,使留下的东西,更接近美好。
  历史英雄人物,最常由戏剧演绎出来的,而有些人物用来入戏,更让人浅显易懂。这是书本之外进入历史的又一途径,逸闻和轶事,动感和细节,情态和心性,人物图谱和生活景象,恩怨情仇和离合悲喜,让人们很简单就明白了富贵不长久、善恶有报应的道理,对历史的解读更快捷方便。
  除了演绎历史,脸谱也精彩。莆仙戏的早期脸谱,一般着重于红、黑、白三色。到了民国初,受外来因素影响,又加上蓝、金、银等色。红色脸一般象征忠勇、正义、威严,大都用于有血性的男儿。如《三国》中的有关羽和姜维,《千里送》中的赵匡胤等。黑色脸,莆仙话即“搓乌面”,如包文拯、海瑞等,象征公正无私。白色脸谱象征奸诈、阴险,用来表现奸臣。莆仙戏里还有一种白色脸谱:在演员的眼鼻间涂一块白色,这是丑角脸谱之一,称“白四喜”。至于媒婆嘴角的那颗大痣,则夸张着生活的趣味。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