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总是会为一些每天大量服药的“药罐头老人”担忧,发现几乎很少有人会耐心告诉他们:哪些药必需服用、哪些药可用可不用! 随着人体各脏器的功能逐渐老化,老年人服药后,药物吸收、代谢、排泄过程和不良反应与正常中青年人有着不同的规律。如果按照中青年的常规用药经验,往往会出现疗效不佳、不良反应,甚至会引起严重的中毒或药源性疾病。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科学合理用药,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医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为这些“药罐头老人”删减药物,已经成为了我在门诊工作的一部分,令人欣喜的事,这样的做法得到了许多上海各大医院专家们的默默支持。 当前令人担忧的是,我国老年人服药出现了以下三大现实特点: 一、药物服用“加法”多、“减法”少 很多患者喜欢多处反复就医,或许是“货比三家”的心理在作祟!但不同医院、不同专家给予的不同治疗方案中,药物品种越来越多,最后的结果是药物服用“加法”多、“减法”少,甚至会出现多种药效类似药物同时服用的情况! 二、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之间发生碰撞 中(成)药和西药之间不能实现全面的辨证施治,中西医结合的特点之一,就是老人在服用西药的同时,还在服用不同种类的中(成)药。遗憾的是:很少有医师清楚知道、且会告诉病人这样联合用药存在的潜在风险。 更令人遗憾的是,在老年人不规范服用中草药时,缺乏专业指导,缺乏“君臣佐使”的配伍。例如,单独服用某一味中药材。 三、保健品动摇并取代了规范诊疗的主体地位 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下降,导致老年人听信传言,宁可自费购买保健品服用,也不愿听专业医师的意见,最终延误了规范的诊疗。 其实,专业的医生会综合权衡疾病救治与老年人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特点,遵循老年人用药的原则,给予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这样的原则主要有以下10条: 1.明确诊断后对症下药 这里要强调:诊断明确是合理用药的前提。我经常会对病人和家属这样解释:敌人还没有瞄准,就不能轻易开枪!乱开枪非但不能打到敌人,还会误伤自己人。 2.评估、监测肝肾功后调整药物 定期检查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据此及时调整给药方案,包括药物类别、剂量、给药方式、给药间隔时间和疗程等。慎用或禁用有肝损害或肾毒性的药物。平均每3~6个月评估一次相对较为合理。特殊的药物,如服用华法林后INR指标的监测,平均1~2周监测一次也是需要的。 3.定期综合回顾老年患者的所有给药方案 往往可以从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不同药物选择和剂量选择、治疗方案的复杂性、药物费用、患者依从性等方面来进行用药适宜性的评价。 4.个体化原则 不同老年人的个体差异,决定了药物应用需要个体化。专业医生在用药前,会综合权衡病人身体条件、照护条件和经济条件,检查处方是否存在禁忌症、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最佳剂量的合理性、经济性、便捷性。 5.特殊药物进行药物浓度监测 对于安全范围窄、需要长期应用的药物,可以进行药物的血液浓度检测,如地高辛、苯妥英钠(抗癫痫药)等。 6.使用必需药物 药物分为必需类药物和辅助类药物。辅助类药物往往具有疗效不确切、循证依据不足、费用昂贵等问题。专业、靠谱医师的诊疗方案中,辅助类药物的比例往往极低,这不仅反映了一名医生的专业水平,也反映了这位医生的医德素养。 7.受益原则(受益/风险>1) 在药物疗效和风险需要选择的时候,往往选择“利大于弊”的药物。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没有一位医生愿意给病人使用“风险极高、受益极小”的药物。 8.半量原则 即“小剂量法则”,国外常称为“start low”、“go slow”,即从低剂量开始,缓慢调整用药剂量。 9.试验用药(观察用药)、暂停用药 在临床工作中,有时候门诊医生会诊断性用药,观察药物疗效,从而间接判断疾病诊断;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加强药物观察,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时暂停用药。 10.“5种药原则” 即老年人同时用药以不超过5种为宜。正常健康人如果每天服用5种以上所谓的“药物”(安慰剂),一段时间以后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健康人也会把自己当成病人看待了。
(三九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