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到1999年,我国互联网普及程度依旧很低,绝大多数中国家庭跟互联网距离还很遥远,人们甚至组织“网络下生存72小时”挑战。 转眼到了2022年,网络早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人手一台智能手机成为常态,人们的渴望转变为“断网72小时”。 为何有如此大的转变?仅仅是科技带来的便捷这么简单么?不是的,你会发现手机、网络似乎早已和我们黏在一起,无法分割。我们沉迷于手机,丢弃了阅读习惯,挤占了自我提升的时间,遗忘了规律作息的健康,失去了和家人沟通的机会。 你明明知道明天有重要的事要做,可还是想把剧追完,结果追了一集又一集……眼看时间已十一点多,告诉自己得休息了,可是刷着各种资讯、视频来到深夜……本来想去搜索一个背景资料,结果却被新闻标题所吸引,看完一篇又一篇……这一切,都是行为上瘾的表现,每个人都会有。 大家缘何成“瘾” 说到“瘾”,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毒瘾、赌瘾、游戏上瘾、社交媒体上瘾、生理性上瘾等等。它不是洪水猛兽,而是生命体正常的“行为习惯”。它源于生物的“快感中枢”,是刺激大脑最原始动力的一个“奖励”系统,并且能让你形成“做了还想做”的行为习惯。 这些现象背后的生理学原理,居然来自一次电击老鼠实验。1954年,美国着名生理学家奥尔兹在研究脑部电刺激对学习影响时,原本想观察老鼠被刺激后是否会引发任何厌恶的感觉,阻挠学习的进行,结果却误打误撞地发现了生物的“快感中枢”。 实验很复杂,也很简单。他在老鼠的脑袋上埋入电极,当老鼠无意间按压实验装置中的小推板时,老鼠的大脑就会受到电击,绝大多数的老鼠会不约而同地退到远离小推板的位置,这表明它们厌恶甚至害怕,就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然后,有只奇怪的实验老鼠居然不怕小推板,而且还示威式地在箱子里疯狂按压小推板,不管实验人员给老鼠带来小托盘、食物、水都不管用。老鼠保持着每五秒就去按压一次的频率,在接下来的12小时内按压多达6000至7000次,最终精疲力竭而死。 后来,奥尔兹和他的助手发现之前那只“疯狂的老鼠”脑中安装的电极位置有偏差,进而诱发了老鼠的那种行为。于是他们重复了这个实验,新的老鼠果然再次出现同样的“上瘾”行为。 这个发现也被称为“快感中枢”发现,此后还被广泛运用于抑郁症患者等的治疗中。可见,“上瘾”是有着天然的生理学基础的。 “瘾”背后的秘密 何圣群在他的这本《行为上瘾》中,剖析了所有“瘾”中暗藏着的六种原理。这六种原理正是商业产品经理用来打动消费者的关键,它们包括:行为触发、“入坑”机制、即时反馈、挑战升级、未完成感和社交元素。 行动触发→走入行为上瘾坡道 有人将行为总结为一个公式:B(行为behaviour)=M(动力motivation)+A(能力ability)+T(触发器trigger),发生一个行为需要动力、能力、触发器,三者缺一不可。比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怕上火就喝×”,这些广告词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轻松入坑→让你觉得不是入坑而是游戏 许多游戏玩家都知道,注册成功后都会收到新人礼包,每次升级或首次充值也会送大礼包,当特权用完,不少用户就会选择习惯性地续费,充值到了一定程度就舍不得放弃游戏了,其实这也包含了“温水煮青蛙”原理。这在产品推广中都经常会遇到,比如产品短期试用到培养消费习惯。 即时反馈→鼓励你“强化”上瘾行为 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迭代升级,各类App层出不穷,而5G的来临又催生了信息传输的提速,人们缩短了信息反馈的时间,地球逐步缩小到“村”的概念。这种快速的反馈机制,强化了你对信息检索、接收的“感觉”,也使你更加依赖“上瘾”。 挑战升级→是否能够“年年有进步” 如果做一件事,开始时做是这样,做了一年后还是这样,一点变化和提升都没有,只是简单的机械劳动,可能任何人都会觉得无趣吧。但是,做同一件事,如果有思考,增加了熟练程度,可能就会带来创新和进步。于是,设定各种挑战,让你陷入“进阶”状态也会催生“上瘾”心理。 未完成感→让你欲罢 不能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没得到的东西总会念想,没做完的事总会挂在心上甚至带来焦虑感,这在心理学上也叫蔡格尼克效应。就像电视剧、小说,总会在最精彩的时候停住,让你期待后续的故事,这都是带你上瘾的缘由。 社交元素→令你浸润其中,无法自拔 人都是社交动物,对社交有着强烈的需求,因此所有带社交属性的产品都天然具有俘获人心的功效。聊天、会友、沟通等等,都能让你获取资讯,拓宽交际,找寻合作伙伴,甚至得到各种新知。不管是线下实体组织还是线上虚拟组织,都会让你在参与中形成“群体”惯性。 “瘾”的克星在哪里? 找到了“瘾”的盾,不妨探究如何破解上瘾问题。书中也介绍了借力用力的克服之法,所谓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通过转换思维方法,让你跳出“瘾”给我们设置好的思维“圈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动机明确法→用好环境替代坏环境 如果你的身边有一个“吃货”,你想瘦身的计划注定会艰难;如果你的身边有一个健身达人,就会随时随地产生锻炼的冲动;如果你爱读书,自然会找爱阅读的群体,共同组队对抗惰性。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环境的选择对人非常重要,“孟母三迁”的故事启发我们,一个好的、向上的生活环境,会帮你共同积聚向上的、正向的能量。人性本身是趋乐避苦的,如果你的身边充满惰性的人,你又如何能保持勤奋的习惯?要保持正念,就一定要运用吸引力法则,让能量相近的人相聚成团。 微习惯养成法→用好习惯替换坏习惯 我习惯每天写一篇日记,甚至会有点小强迫症。最初的目的是保持文字的敏感、记录每日的经历和所思所得,写着写着反而成为了一种习惯。回想这种习惯的形成,原本是从摘抄优美诗句开始的,再到一些比较好的文章的收集,到自己的积累与输出。 美国作者斯蒂芬·盖斯甚至提出“微习惯”的概念,每天坚持1个俯卧撑,每天背1个单词,每天读2页书或者写50个字,都是微习惯。我们不妨也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坚持半小时从座位上起立、站五分钟、伸懒腰,这些都很简单,完成的代价也很低,自然就不会抵触了。 番茄工作法→用科学的安排来释放坚持的力量 瑞典作家史蒂夫·诺特伯格发现的番茄工作法一直帮助着职场中的众人,它能帮你解决注意力无法集中和拖延症两大问题。操作其实很简单:把要做的任务列出清单,然后按每30分钟为一个时间段分为若干块,以25分钟专注完成任务+5分钟彻底休息为组合,形成循环。 这种方法,让25分钟的高度集中式投入带动左脑活跃,以5分钟的放松休息带动右脑活跃,张弛有致、科学高效。通过番茄工作法,我们可以顺利的实现“列计划-执行-记录-处理-复盘”的过程,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行为上瘾并不可怕,它只是事物的一体两面。如果我们将被动化为主动,变害为利,也许我们可以在成长的路上走得更远、更好、更扎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