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进郑樵故里看到阮其山老先生描写的“大溪奔流,平洋广阔,满目苍翠,一派生机勃勃。美哉霞溪!堪称地灵人杰之乡。正是这块灵性宝地”景象,这里有一座最古老最有文化底蕴的建筑物,也可叫做标志地标式的华丽房屋格外醒目,那就是霞溪宫。 霞溪宫与郑樵故居和广业书院从北到南排列一线,正面仰对夹漈草堂,南邻越王台古迹,北有渔鼓溪从宫前穿过,西边与庄边镇萍湖溪汇流成萩芦溪。 霞溪宫历史悠久,坐西朝东,三开三进深,两边护厝,占地800多平方米。初建于宋朝,重建于清乾隆甲午年(1774),再建于民国(1937)。1982年在原董事长柯光龙带领下重修宫宇,扩建水泥埕、戏台等工程设施,于1999年全面竣工。主殿奉祀:林公、高公、卓公圣侯,左右偏殿供齐天大圣、尊主明王等神。 传说,宫中主神林公圣侯,姓林名甯,字少卿,1167年9月28日出生。宋乾道年间,他施灵丹治病救人,降妖伏魔,伏虎安民,后入深山乘虎倚树而化身,因救驾有功册封“辅化府圣侯”。民间还流传林甯孝母的故事。在医药不发达的当时,林甯日夜奔忙,施药救人,致家道贫寒。为赡养母亲,他每夜用“渔挡”在溪中捕鱼,早晨收取必有所获。一日,母见林甯劳累,就代儿收“渔挡”,林甯以为鱼被盗收,即施法术于“渔挡”,其母收取后即腹痛难忍而逝,临终责儿“尔竟害娘亲,早就该被虎食”。林甯知过,大恸不已,愿舍身饲虎报母,而虎不食,反而伏下让其骑驾深山化身为神,感人传说流传至今。 霞溪宫充溢着浓厚的人文底蕴。清末进士张琴亲书的“霞溪宫”大匾额,尚悬挂在宫大门上方,宫中完整保存宋代八卦不断香炉一座,另有清道光辛丑年邑人陈池养撰文的“重建广业书院记”黑色石碑一方,碑文记叙广业书院修建至重建的历史,实为珍贵的文物。只是镇宫宝物龙泉窑大花瓶和一对重十来斤的古鹿角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失盗。宫大门题联:“地灵双鲤跃,庙拱七星辉”,廊柱石刻联:“霞光普照杜鹃红,溪涧波映彩灯明”。 上世纪五十年代,霞溪宫是莆田县第十区政府驻地,管辖白沙、庄边、新县、大洋、萩芦五个乡。宫南边郑樵故居保持完整,有郑樵出生地、读书处和郑樵取水饮用的宋朝“日、月井”等遗迹。每年二月二,九月二十八日林公圣诞,正月十二至十五元宵节圣驾出游,村里的50名女子车鼓队载歌载舞,仪仗队伍绵延数里,阵容十分热闹壮观。 在广山村现存的建筑物中最有品味最有文化底蕴的可算是郑樵故里纪念馆。郑樵故里纪念馆,原名叫广业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以供广业士子读书,成为当时山区的文化中心,形成读书氛围。当时致仕一百多人,有“广业百八里,处处有白米(人才)”之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