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小记者
莆田中秋习俗
【发布日期:2022-09-02】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小记者 林昀萱】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奶奶告诉我,莆田中秋节,有独特的习俗。除了赏月,吃月饼外,还有“送秋”与“做秋”。
  “送秋”是出嫁的女儿,在中秋节前送礼物给娘家父母,体现出尊老爱亲的传统美德。“送秋”的礼物品种多样,有板栗、月饼、兴化米粉和“猪脚”等等,其中“猪脚”和兴化米粉是必备物品。因为 “猪脚”代表留下“脚”,表示女儿经常回娘家走一走,看看父母。兴化米粉代表长寿,因为形状像老人花白的胡子,又长又白意为长寿,父母吃了兴化米粉会长寿,白头到老。“送秋”那天,女儿穿着红衣服,挑着一担红色花盘,里面装着丰富的礼物,回娘家“送秋”。莆田至今许多地方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出嫁的女儿第一年“送秋”回娘家,娘家要回赠一把伞,叫“送秋回秋伞”,意为着父母像一把大伞,时时刻刻为女儿遮风挡雨。
  “做秋”是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有宴席,一家人团聚一起吃团圆饭,无论盘菜多少道,“芋头炒米粉”是必不可少的,吃米粉意思是吃到胡子白,就是吃了会长寿。而芋头莆田方言的“芋头”与“熬”谐音,过去人们的生活比较艰苦,吃芋头表示“熬一熬”就到头,寄望来年时来运转,过上好日子。个别地方中秋节那天还有吃香甜可口的“豆滚粿”,代表全家人团团圆圆过着甜甜蜜蜜的生活。
  这就是莆田独特的中秋节习俗。
  指导老师 汤丽娟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