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详阐韩柳文章奇思
【发布日期:2022-09-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徐捷】
  说到韩愈和柳宗元,可能大家的印象只是停留在“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或因两人的文章对后世的典范意义而被并称为“韩柳”。也许有人感叹韩柳文章的精炼达意,在八大家中排在前位。也许有人能记诵他们的名篇名句,如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江雪》《黔之驴》《捕蛇者说》。
  是的,《师说》中“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打破传统师道观念,为后代树立了老师标准;《黔之驴》中“技止此耳”,对官高位显、无才无德、外强中干者进行了无情讽刺;《捕蛇者说》中“熟之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抒发了对时弊的愤慨……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韩柳文章之外,也有许多故事。他们虽然在唐代不同时期先后登上历史舞台,政治立场完全不同,但在文学和艺术上的确非常契合,成为相伴一生的君子之交。他们在发起古文运动时互相支持扶助,共同前进,成为彼此最坚实的臂膀。让我们通过阅读重新认识他们。
  唐代“铁三角”韩柳刘
  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刘禹锡在前往洛阳履新时,在扬州遇到白居易,写了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诗中的“怀旧”之意明显,令人感到格外伤感。当时韩愈已逝两年,柳宗元也过世七年,是什么让刘禹锡如此久久难忘?说到三人相识,是从科举考试开始。唐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刘禹锡和柳宗元同登进士,后又通过博学宏词科考试,而韩愈却卡在博学宏词科考试上。
  到了贞元十九年,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三人陆续调到御史台任监察御史,三人成为同事。加上之前三人几乎同一时期参加科考,又可称为同学。同学加上同事这层关系,似乎就有了更多互相了解的机会,三人间像磁石一般互相吸引,由此形成了唐朝“铁三角”。
  “铁三角”形成后,他们相互间都受到启发,对中国文学史乃至文化史都产生深远影响。韩愈的文章偏政论,但因政见问题,他还因《论天旱人饥状》被贬谪,而柳刘二人却无碍;都说一朝君王一朝臣,旧君王过世后直到唐宪宗即位,韩愈才被召回长安,官授权知国子博士。
  三人虽然在政治上没能实时同步,但在文学方面的确是同频共振。贞元十七年,贡士李翊向韩愈请教写文章的技巧,韩愈回复了《答李翊书》,由此揭开“古文运动”序幕。他明确反对句式固化、辞藻堆砌的文风,提倡“务却陈言”的写法。
  柳宗元对韩愈的想法是鼎力支持,和他共同提出了文道合一、气盛言宜、文从字顺等观点,并躬身实践。他们的文章打破了传统骈文的格局,成为了当时文坛的领袖。后世明代的归有光、清代的“桐城派”也受韩柳方法影响,做了一定的继承与发展。
  韩柳文法能分优劣否
  韩愈和柳宗元虽然并称为“韩柳”,但文学史上对二人的文法评价仍有较大差异,乃至出现优劣之说,那么到底谁优谁劣呢?从唐宋时期便有相关的争论,自欧阳修提出韩优柳劣之论开始,各方观点都自成一说,甚至出现高下褒贬凭个人喜好,没有任何依据的现象。
  对韩柳文优劣评判的背后,是“文以载道”的价值取向问题。韩愈的文章相对张扬个性、剑拔弩张,而柳宗元因为年纪稍长,其行文及思考更显出理性的深刻。史上,韩愈作为恢复儒家道统,拯救文治之衰的文章大家,受到后人热烈赞颂;而柳宗元因“永贞革新”而被视为“大节”有亏。
  此外,对于两者文章优劣评判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对儒、释、道的态度。韩愈主张将排佛和复兴统一起来,柳宗元则主张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儒学和佛学,欧阳修将两人进行优劣区分,就基于他们对待儒佛的不同态度。因此,对韩柳优劣评判其实反映的是儒“道”纯粹的问题。
  后人研究文法,已不再孤立地看待问题。比如,生于晚清的“译界泰斗”林纾在研究韩柳文法时,就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林纾自幼研习古文,自十三岁至二十余岁期间便校阅残烂古籍不下两千余卷。壮年时还在京师大学堂等教授古文,在白话文运动兴起时,泣血呼吁不能废除古文。
  作为古文大家,林纾曾说“天下文章,能变化陆离不可方物者,只有三家:一左、一马、一韩而已”,这里的韩就是韩愈。他对韩愈、柳宗元的文章极其推崇,还专门着书来逐一分析韩柳古文代表篇目,后人再经过一定的校注,成为了大家手上看到的这本书目。
  林纾虽然整体上推崇韩柳,但对两人的喜爱程度及欣赏之处并不尽相同。从程度上看,林纾更重韩愈的文章,花的心血也更多,对他的文章研究了四十余年;而对柳宗元,林纾认为他是韩愈的知音与对手,是对韩愈的“互补”,甚至某些方面连韩愈都不如柳宗元。
  在文章方面,林纾认为柳宗元的游记、骚体、寓言文章质量最高,即使连韩愈也无法达到;而韩愈擅长雄壮之文,也掌握了作文的精髓,加上谋划布局、机关辗转,形成了韩愈文章的独特风貌。因此,政见、喜好不应该作为文章优劣的评判,而应该返璞归真回到文法上来。
  林纾与“韩柳”文研究
  林纾的《韩柳文研究法》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韩文研究法,选取韩愈的代表性文章64篇,包括杂着、序、书、赠序、祭文、墓铭、论文、其他等;第二部分为柳文研究法,选取柳宗元的代表性文章73篇,包括雅诗歌曲、赋、论、碑、设喻之文、托讽之风、传、寓言等。
  林纾对上述百余篇文章都逐一做了分析,并详细归纳出韩柳古文的六大特点,包括文风特色、结构布局、用字造句、本意题旨、擅长文体、承启作用等。这些点评分析周密详实、见解独到,从中基本可以窥视韩柳文的全貌,也算是引导后人理解古文内涵、学习古文创作之法的良册。
  林纾评价韩愈《进学》时提到“昌黎所长在浓淡疏密,相间错而成文,骨力仍是菜文,以自得之神髓,略施丹铅,风采遂焕然于外”;评价柳宗元《渔者之对智伯》时提到“华色似汉京,气势似《南华》,词锋似《国策》”;这些溢美之词体现的是对韩柳文风的自然赞叹。
  林纾评价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曲折详尽,造语尤绮丽”;评价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六字,写得声色俱厉……妙在‘恂恂而起’‘弛然而卧’,竟托毒蛇为护身之符”;这些对用词的分析,很好地指出韩柳文画龙点睛之妙,也显示林纾读文的精细与论文的精辟。
  林纾评价韩愈“昌黎一出,觉日光霞彩照耀四隅”,而柳宗元文如“华山之石,一拔万仞,其上珍松、古柏、奇花、异卉,皆闲出重峦叠巘之间”。因而,既对比研究,又撷取所长,最后融会贯通,成就了古文研究的大成,也应了那句“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
  今天,我们之所以阅读这本《韩柳文研究法校注》,并不是为了真的能在考试中得高分,或一下子就成为古文大家,而是引导回归古文学习的初心。我们学习古文、学习传统文化,也需要识得文化之美,重新学习文法文理,找回文化自信,或许还有更多,不妨多做些探讨和研读。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