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莆田市检察机关持续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执行难问题,坚持能动司法,不断拓宽监督渠道,切实凝聚监督合力,着力提高监督质效。 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拓展案源渠道 多形式开展法治宣传。充分运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利用“线上+线下”的方式,通过检察官说法、民法典宣传等方式,全方位开展民事行政职能宣传;在全市相关镇街、村居、律所设立民事检察案件联系点,通过法治宣讲、法律体检等形式,积极收集来自基层一线的案件线索。 加大依职权监督力度。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由被动式向主动式出击,依职权启动监督程序。针对国有银行、企业等有抵押物贷款但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依职权调取相关案件进行审查,促使法院加大执行力度,规范执行程序。 建立内部线索移送机制。充分整合内部办案力量,强化院内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工作机制,形成部门协同配合、多职能推进的工作格局,实现内部信息互通、办案资源共享,形成监督合力,进一步拓展案件线索来源渠道。 强化沟通指导,确保监督效果精准 加强信息共享。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和联系,联合法院执行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执行工作中的问题,提高监督精准,督促法院规范执行程序。 加强执行配合。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理念,主动加强与公安、法院、司法行政机关等部门沟通联系,形成良性、互动、联动的工作关系,争取理解、信任和配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加强对下指导。为准确把握民事执行监督的重难点,提高民事执行精准监督水平,市院编印《民事执行检察监督重点指引》一书,归纳整理了民事执行中常见的监督要点及监督思路,有效指导基层民行部门,强化民事执行精准监督,确保监督实效。 用活监督方式,着力提升监督质效 用好检察建议。加强检察建议工作审查,确保发出的检察建议依法有据,法理充分,提升法律监督的质效。针对发出的检察建议,及时跟进督促整改,使检察建议落到实处。 强化调查核实。依法行使调查核实权,通过查询、调取、复制相关证据材料,询问当事人或案外人等措施,准确查明案件事实及违法情形,夯实精准监督的基础。 注重公开听证。采取“检察和解+公开听证”的模式,以公开促公正,积极搭建释法说理、消除分歧平台,积极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化解矛盾。 徐丽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