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阳古来作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帝师也是人才济济,俊杰荟萃。除了先前笔者在《湄洲论坛》介绍的30位外,通过细细翻阅史料,又发现了12位之多!现简述如下,以飨读者。 关于帝师,除了传统的给王子讲学、给皇室授课之外,还有另一种:即皇帝登基之后,随时备君主顾问、应对的“侍讲”。根据一般工具书和“百度百科”之类网站的介绍,宋咸平二年(999)置翰林侍讲学士,“掌读经史,释疑义,备顾问应对”等;它也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官职之一。“充经筵日讲”“职在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备顾问应对。”“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开成五年就曾“入翰林,为侍读学士”。 宋代开始设王宫教授:凡教十四岁以下的宗子,称“小学教授”,也称王宫小学教授;教十五岁以上的宗室成员,称“大学教授”,也称王宫大学教授。 如南宋的侍读帝师、“南夫子”、朱熹的先生林光朝,但至今宣传不够,以致当代知识分子知之甚少。 林光朝早年兴办教育,开门讲学。曾先后在东井义斋(今莆田黄石红泉宫)、蒲弄草堂(址五侯山)、松隐精舍(址黄石谷城山上)、龙山书院(址福清县海口)担任主讲,“学者空郡从之”,常年有学生数百。他执教30余年,与门生一起造就了“红泉学派”。朱熹到莆游学,特地前往黄石听光朝讲学,认为“极好听,为之踊跃鼓动!退而思之,忘寝与食者数时。”南宋名相陈俊卿评语:“自绍兴以来四五十年,士知洛学而行义修兴于乡里者,艾轩实作成出。”隆兴元年(1163),50岁大器晚成的光朝进士及第。乾道八年(1172),升任国子司业(又称“国子监”,掌国子监及各学的教法、政令)兼太子侍读。淳熙四年(1177),林光朝在国子监讲解《中庸》,亲临现场的孝宗皇帝听了赞不绝口,“以为此说深得圣人之旨,盖先儒所未及。”晋升光朝为中书舍人兼待讲,并当面赐金鱼袋和紫色官服(朱紫为贵,紫是三品以上官员服色)。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 》引述杨万里评述当时五位诗坛明星曰:“自隆兴以来以诗名”,林光朝排名第一,而范成大第二,陆游居于第三,可见名气之大。 潘慎修(937 - 1005年),字成德,一作德成。莆田人,以父任入仕南唐至起居舍人;累迁至水部郎中兼起居舍人。宋太祖开宝(968-976)末,任考功员外郎,通判寿州,知开封县,又知湖、梓二州。太宗淳化中,授太子右赞善大夫,以考功员外郎知直秘阁。真宗咸平三年(1000),为两浙巡抚使。景德元年(1004),擢右谏议大夫、翰林侍读学士。《宋史》卷二九六有传。 方洞(生卒年未详),宋天禧年间(1017-1021年)方泳、方洞两兄弟,以诗赋擅名。真宗时,筑寿峰义斋于兴化县虎蹲冈,以求四方贤士,每年不下五十余人,如陈升之、夏辣、曾公亮,都慕名而至。 陈居仁(1129-1197年),字安行,折桂里后坑(仙游榜头镇后坂村)人。宋代绍兴二十一年举进士。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魏杞出使金国时,他任书状官。时和战未决,居仁以身许国,毫无惧色;出使金国受赏,陈居仁转为承议郎,授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林彬之(1184-1261年),字元质,号囿山,宋代莆田县人。端平二年(1235)进士,历任惠州教授、福建书库官、武学谕;福州通判兼西外丞、监察御史兼宗政殿说书等。 黄镛(1230-1300年),字器之,莆田涵江黄巷人。宋景定三年(1262)进士,官至右丞相,参知政事、平章军国兼知枢密院事,加太傅,封涵国公。因与同僚陈宜中 、林则祖、曾唯 、刘黼、陈宗六人上书陈述要“以礼进退大臣”,揭露丁大全之奸而被流放,时称“六君子”。咸淳二年(1267),黄镛担任国子编修,兼任御史,宋度宗敕书褒奖他“学问文章,禀节可称”。黄镛清廉忠直,更具刚直不阿之风骨。咸淳二年(1266),由左丞相兼枢密使江万里举荐拜国子编修,摄御史;三年,擢秘书省校书郎,后又升迁崇政殿说书 ;四年,升正言兼侍讲、刑部侍郎。 黄今是(生卒年未详),字时之,号终晦,莆田人。度宗咸淳初召为直讲官(主要职责是为皇帝讲论经史),以知制诰、太子正字致仕。宋亡,尽焚其着作,鬰鬰而卒。 方会(生卒年未详),字子元,莆田人。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进士,任建州教授,闽士闻而至者近千人。徽宗大观元年,以集贤校理知越州。九年,晋升徽猷阁待制、知广州。再知越州;后为两浙安抚使。政和(1111一1118年10月)中历太子詹事【詹事府是一个专门协助太子的机构。它可以给太子提建议,教他如何治国。其首席执行官为詹事,詹事府官衔为正三品】,后任文安郡开国侯。 蔡攸(1077-1126年),字居安,蔡京长子。崇宁三年(1104),宋徽宗赐他进士出身,又为秘书郎、以直秘阁、集贤殿修撰,编修《国朝会要》,两年内又升至枢密直学士。蔡京入相后,再加蔡攸为龙图阁学土兼侍读。 蔡绦(生卒年未详),字约之,号百衲居士,蔡京子。仙游县赤湖蕉溪村(今枫亭镇赤湖蕉溪东宅村)人。初以恩泽为亲卫郎,秘书丞;宋徽宗宣和(1119-1125年)中拜礼部尚书、龙图阁学士兼侍读。着有《铁围山从谈》6卷、《西清诗话》3卷、《国史后补》5卷、《北征纪事》2卷、《百衲诗评》、《金玉诗话》1卷(残本);《全宋文》收有其文。 宋棐(生卒年未详),字裁成,一作材成。莆田人,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辗转外藩二十年,召为太府少卿,徙太常、权礼部侍郎兼侍讲,除敷文阁待制奉祠。卒年七十八。 陈音(?-1494),字师召,莆田人。明代天顺(1457-1464)末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成化六年 (1470) 三月,以灾异陈时政,陈言:“讲学莫先于好问。陛下虽间御经筵,然势分严绝,上有疑未尝问,下有见不敢陈。愿引儒臣赐坐便殿,从容咨论,仰发圣聪。”侍讲徐琼谋于众,音大怒予以斥责。后晋升进侍讲。卒于南京太常寺少卿任上。 黄廷用(1500-1566),字汝行,号砺峰、四素居士,学者称少村先生。明代莆田城内东黄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延试时嘉靖帝亲御文华殿,每试皆优等,选庶吉士,被授为翰林检讨。后迁太仆寺圣,同年升本司少卿。不久晋升为光禄寺卿。廷用勤于职守,日夜不怠,僚属皆叹为莫及。仅过十八个月,又升为工部右侍郎。 后被罢归。廷用回莆时,值倭寇围莆田城,戚继光领兵抗倭。廷用具酒果交迎于郊,又捐银二百两,慰劳将士。倭寇破莆田,被执不屈,直至四十二年(1563),倭寇被戚继光部队赶至平海溃遁下海,才获救回家。有《少村漫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