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人”,指20世纪60年代出生、正步入低龄老龄阶段的人群。作为受益于改革开放与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代人,60后大多拥有一定的教育背景。60后群体身上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关心国家和社会、吃苦耐劳、不怕挫折、敢想敢干,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与传统老人相比,“新老人”的人生经历可提炼为:改革开放的青年、经济红利与PC互联的中年、资产富足与移动互联的老年。 “新老人”普遍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他们积极拥抱变化,使用互联网的深度和广度比前代在不断提升,随时在互联网中展示自我。 较早赶上了物资生活告别短缺的年代,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比前代普遍增加,退休金、养老金几乎逐年上涨,“新老人”消费意愿强烈,消费底气充足、消费能力强劲。他们中的不少人在休闲娱乐、体育运动、外出旅游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力,甚至与中青年没有太明显的差异。而且,“新老人”普遍子女较少,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买房、子女教育的大块支出,因此,经济独立的“新老人”生活质量较高,愿消费、敢消费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从基础的吃穿住用行,到进一步提升生活品质,如娱乐、保健、旅游、社交等,“新老人”新兴的消费需求开始迸发,对供给端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老人”懂科技、爱时尚、有爱好、懂生活、会享受,群体悦己意识在逐渐觉醒。不同于年轻人,他们消费活动更理性,更愿意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 “新老人”退休后没有了朝九晚五的职场羁绊,但他们依然紧跟时代步伐和社会潮流,不断扩展生活半径。越来越多的“新老人”回归内心,重视自身需求,用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实闲暇时光,提升晚年生活质量与层次。 他们或以文会友,或才艺交流,或运动健身。插花、茶艺、乐器、摄影、油画、瑜伽、外语、模特、配音秀、短视频主播、线上练歌、邮轮、公益、骑行等时下流行的玩法,不少“新老人”同样可以玩,玩出精彩。在“出彩中国人”“舞林大会”等众多电视节目中,不乏“新老人”大秀才艺的身影。 新时代的银发经济既包括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消费,也包括长期照护、健康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家政服务、养老金融等服务消费,还有文化、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属于“诗和远方”的新型消费,以及科技赋能下的智慧产品和服务,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产业链很长,前景也很长,值得大家关注。
老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