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水上梅公桥,梅亭千载梅延年。 梅公桥(俗称石牌兜桥)对于世代居住在瑞溪两岸的赖店(旧属永兴里)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而在上一辈人的记忆里,闭上眼睛也能数出古桥边有几棵粗壮的梅树,每当大寒时节花满枝头,“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深秋时节,我独自沿着坤溪溯流而上,想探清这条神秘的溪流究竟拐了多少个弯才投入到木兰溪的怀抱里。神秘不是因为水路有多长,而是水的流向自东而西,然后横越青龙桥(又名金凤桥)汇入木兰溪,奔向大海。 所谓“坤溪”,亦有人称它“瑞溪”,其实,坤溪与瑞溪是两条不同源头的溪流。按照县志的记载,坤溪在县东南三里,穿行于玉田、玉塔(俗称东路、东渡)两村之间,它的源头在赖店白石山(上有白石院),北流过拱桥(今圣泉村),环流双林寺(温泉濯缨池),向东汇合新桥(又名仙桥、柴桥头溪)之水,出坤口,注入木兰溪。今人习惯将这条溪流称为“瑞溪”,究其原因大概是上流有近年新建成的永鸿文化城及瑞溪生态公园。 瑞溪,亦名新桥溪,在县城南一十里,即今赖店镇张埔、锦田、罗峰一带(旧称石牌),由园庄(旧称慈孝里)东溪分脉,流经周宅,出将军井,北行东折,经枫林寺前流入坤溪、新桥溪。新中国成立初期,赖店锦田小学曾以水命名,一度称为“瑞溪小学”。
进入张埔村不远处,迎面乡道旁边立有一座石碑,上书“石牌兜”三字,石牌的拐弯处便是名副其实的瑞溪,一座用花岗石砌成的桥梁横卧在瑞溪之上,桥的东端有一座亭子,楣额“梅溪亭”。我来的时候,刚好铁门紧闭。只见门前亭柱上的楹联写着:“桥横梅静腾龙轻锁,亭立溪畔飞鸿影疏。”一看便知这是文人墨客的赏心之作。亭子的一旁立有一面“梅溪亭记”石碑,虽是新制的石碑,但碑记上的文字清新脱俗,赫然入目。 碑文:“桥横溪上,背踱芸芸众生。人踞亭中,胸揣茫茫风云,阿房宫焚,谁怜始皇雄业?铜雀台荒,更叹孟德心机!庐山不老,梅水长流。功颂千古,德扬万年。因知兴亡更迭,桥亭长存欲唤红楼梦人,红巾翠袖,且看一溪春水,两岸红花,桥上行人。”据传,诗作者乃乡人苏庆灿。 从清乾隆间《仙游县志》上得知,这座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倡建者为仙游知县梅延年(江西南城人,万历四十五年由举人任,质性温厚,敬爱斯文,继徐观复革盐商之害,古之纯良人也。),乡人感念其仗义好善之德,遂命名为“梅公桥”,于是瑞溪因此易名“梅溪”“梅水”。 志载:“梅公桥,在(永兴里)新桥上流,明万历四十六年,知县梅延年建,今圮。”我们现在见到的梅公桥乃八十年代中期张埔村民在原址附近新建的石桥梁,桥址由东溪水库设计人员协助选定,名为“石牌兜桥”。两旁的楹联写道:无复叹淼淼,从此行悠悠。桥联:梅溪展风情,芦山面貌殊。撰联者乡人苏庆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