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陈国孟)从霜降时节开始,仙游县4万多亩油茶“霜降籽”开山收摘,处处呈现喜悦的丰收景象。目前油茶鲜果采摘已接近尾声,丰收已成定局,预计今年的茶油产量将达630多吨,产值达1.2亿多元。青翠欲滴的油茶林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摇钱树”,清香四溢的茶油成为了乡村振兴的“致富油”。 冬日暖阳下,笔者沿着连二线走进菜溪乡、石苍乡、游洋镇等北部广袤山区,漫山遍野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油茶树上,仍有饱满而圆润的油茶果挂满枝头,“花果同树”的场景让人惊叹,成为冬日里一道亮丽的“丰景”。 “我家今秋约可采摘800多公斤鲜果,颗颗饱满结实,产油量高,晒干后能产油50多公斤,可增收近1万元,可能会比预期收益要好。”趁着晴好天气在自家门口对油茶鲜果进行晾晒、剥壳、选籽的游洋镇梧椿村八旬老农陈玉庭高兴地说,油茶榨出的茶油不仅是高品质的食用油,还是提炼加工化妆品、护肤品等产品很好的原料,油茶种植带来了好收益,不仅拓宽了致富增收的新渠道,而且近段漫山遍野的油茶树都开满了白色花朵,形成了“满山果实满山花”的自然景观。 “油茶籽油被誉为‘东方液体黄金’‘东方橄榄油’,且果壳可以做污水处理剂,油茶枯饼可以提取茶皂素,可谓全身都是宝。”仙游县林业局营林股负责人陈威介绍,油茶具有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的特点,稳定收获期长达80年以上,效益十分显着。他说,茶油市场价可达180元-200元/公斤,每亩油茶盛产期的收入就有四千元以上,且市场需求旺盛。 据悉,作为传统的油茶种植大县,仙游县油茶栽培历史悠久,在仙游县北部山区乡镇,为大力发展这一富民的特色产业,在贯彻落实“两山”理念中,仙游县利用得天独厚资源,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坚持“以生态兴产业、以产业促生态”的绿色发展思路,将油茶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和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并制定了油茶产业发展规划。近些年来,该县林业等部门对全县油茶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帮扶和资金扶持,通过出台扶持政策、抓好基地建设、推动品牌创建和“新种+低产改造”两轮驱动等措施,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引导油茶种植加工业向产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推动油茶产业增点扩面、提质升级。 该县林业局局长邱金宇介绍,在良种苗木、标准化建设和老油茶林改造等方面,该县整合各类惠农强农资金补助,重点打造菜溪、游洋、钟山、西苑等现代农业油茶示范基地,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油茶合作社经营、大户承包经营和联户经营等模式,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焕发了油茶产业的新生机,鼓足农民增收致富的钱袋子。 在促进油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中,为解决油茶苗木供应问题,该县林业局联系省林科院与菜溪乡联手,在菜溪乡建成了覆盖仙游、省内及江西等地的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每年出产长林系列、闽优系列及龙眼茶系列等优质油茶苗木20万株,并由菜溪乡油茶种植专业户岳毓清等“土专家”为全县油茶业生产、加工、销售提供技术服务。 此外,该县林业、科技、妇联等部门邀请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专家或“土专家”等,走进田间地头组织科技培训,培育科技示范户,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建立茶油直销店、发展电商拓宽销路,还在油茶产品精深加工、科技研发等方面,加快培育产业主体,促使梧椿、游洋、象星、菜溪、修园等一批油茶专业村生产的“古邑山油茶”“菜溪油茶”“塔头顶茶仔油”“金石花开油茶”等许多油茶产品品牌,以品质纯净、色清味美的鲜明特色走俏省内外。 一片油茶林,带富一方人。目前,通过政府扶持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新种与低产林改造相结合、绝对连片与相对连片相结合、组织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等方式,该县推动了油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形成集苗木培育、生产服务、加工技术为一体的油茶产业体系,带动全县近万户农户致富,成为广大林农特别是北部山区村民致富的“黄金果”和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