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题记
有人以绚烂妖娆的桃花为美;有人以笑迎秋霜的菊花为美;有人以傲雪绽放的腊梅为美;在我家,则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为美。我家的厅堂高挂着一幅莲花图,密密层层的莲叶上亭亭玉立着一朵朵高洁的莲花,赏心悦目、神清气爽。爸爸常以此图自喻、自励,并教导我们做人要像花之君子——莲那样,具有高洁的品质。爸爸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妈,我爸呢?我想问他个题目。” “估计又到哪家入户随访了吧。”妈妈忙着在做饭,头也不抬地回应我。 自从爸爸响应号召,回到家乡当了个村官,就忙得脚不沾地,连周末我都很少见到他的身影。我们村地处偏僻,早些年经济十分落后。爸爸是村里少有的大学毕业生,为了帮助村民致富,他不但入户倾听村民的心声,还经常自掏腰包四处考察致富项目,引进先进技术。他号召村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并带头包扶了村里3户贫困户,为他们买来果苗、鱼苗、鸡雏和鸭雏,根据每户的实际情况,指导他们种植、养殖。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全村已经脱贫。村道铺上了水泥路,自来水牵进了家门,还埋设了天然气管道。家家盖起了楼房,换上了大彩电,添置了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 为了帮扶贫困户,爸爸常常把我们家给忽略了,以至于妈妈不得不从网上淘些便宜货或二手货。特别是这几年疫情期间,爸爸更是常常驻扎在村部,事无巨细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从没出过差错。对防疫物资的分配,他总是紧着别人,从没考虑自家,都是让妈妈自己去买。后来别的村干部实在看不下去,说:“每家都有分配,为啥你家没有?”爸爸也是淡淡一笑,说家里有,集体的东西要分给更需要的人。村里的低保户王奶奶是爸爸的包扶对象,她经常颤巍巍地提着爸爸为她买的母鸡生的蛋,要给忙碌操劳的爸爸补补身子。爸爸总是先笑眯眯地收下老人的一片心意,然后再让妈妈给王奶奶送去粮油米面等生活物资。 爸爸就是这样一个两袖清风的村官。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爸爸把他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生他养他的故土,并用他的言传身教,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烙下了清廉的印记——宛如墙上的那一池莲花,绽放在我们的心底!
指导老师 高梅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