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 吴林玉)素有“红色粮仓”之誉的大洋乡,不仅是红色闽中革命根据地,更是优质大米的天然产地。据大洋乡党委书记姚恩开介绍,该乡以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为契机,推出“我在大洋有亩田”共享稻田认领计划,广受大众欢迎,不仅让抛荒地成为“金土地”,也让大洋优质米成为一张响亮的名片。12月16日上午,莆田晚报社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我在大洋有亩田”认领暨“同心聚合力 建功新时代”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现场,本报与大洋乡车口村民委员会签订了《认领协议书》,以出资委托代耕、包干劳作等方式参与粮食生产,积极推动抛荒耕地复耕复种。签约仪式结束后,大家一道前往认领地块开展生产劳动,撸起袖子裤腿,下到田间地头,拿起农具,挖坑、扶苗、盖土、浇水……体验农耕乐趣。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农耕劳作,体会到粮食来之不易,进一步提高对“认种一亩田”助力荒地复垦、唤醒闲置耕地的意义。据莆田学院派驻大洋乡车口村第一书记吴建辉介绍,今年大洋乡策划开展“我在大洋有亩田”共享稻田认筹活动,目前已征集东“稻”主近200名,600余亩田地得到认领,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此后,党员干部又前往闽中支队司令部驻地旧址参观学习,一边聆听讲解员的解说,一边仔细观看翔实的史料图片,在一件件历经岁月洗礼的老物件中感受革命先辈历经曲折、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也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当日下午,党员干部还来到东圳水库廉洁文化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到市博物馆参观“涵养好家风 清风润莆田”书法美术作品展和“守初心 筑党性 传家风”新时代廉洁文化档案文献展,进一步增强爱党敬党为党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