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仙游县公安局鲤南派出所以“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为契机,以优化警务运行机制模式为关键点,立足辖区治安实际,忠诚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强化职能监管,进一步提升基层基础管理质效,持续在“平安不出事”上发力,奋力打造“平安社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满意度。 打造过硬“战斗堡垒” “无人机巡查小组,请立即前往汽车站巡查……”近日,在鲤南派出所,当天的综合指挥长肖玉森正在指挥调度。原来是有群众报警称不慎将包包遗落在出租车上,请求民警帮助。民警通过立体式信息快速确定了车主的身份信息。此时车主也正四处寻找失主,但苦于没有联系方式,在无人机的引领下,车主便立即将包包送至鲤南派出所。看到财物失而复得,失主林女士对民警不断道谢:“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派出所求助报警,没想到民警两个小时就帮忙找回来了,太谢谢他们了!” 据介绍,鲤南派出所突出党建引领建铸铁军,通过警务运作机制改革,加强综合指挥室为轴心的引领作用,打造精干高效的警务管理中枢,建设过硬“战斗堡垒”,通过综合指挥室设立视频巡查、无人机巡查、报接警巡查,建立“空陆地”立体式监控无死角覆盖,做到接警、出警、处警加速度,做到快速掌握警情,快速出警,快速处警,为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日常工作提供支撑,巡查人员通过视频平台与外界进行无缝对接,利用“智慧巡查”守护城市平安,也赢得群众口碑。 “1+N”焕发基层警务新活力 仙游鲤南作为城郊结合部,流动人口多,治安复杂,疫情防控压力大。为了确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打造平安鲤南,鲤南派出所按照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的工作思路,把50%以上的警力投到社区基层基础工作,1个社区(村居)做到1名社区民警+N名辅警和社区警务助理的警务工作模式,逐人划定“责任田”。 落实社区民警80%以上的工作时间下沉到社区,做到“社区民警驻社区、社区事在社区办”,将“群众跑”转变为“民警跑”。同时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和社区(村居)联防联治力量,全面摸清重点单位、出租房屋、流动人口、流入和流出人口底数,构建“全镇一张图”,充分发挥社区民警社会治理“粘合剂”作用,积极参与各类矛盾纠纷化解、风险隐患排查、宣传教育等各项基层治理工作,让社区民警和网格力量沉下来,走进去,坐下来,聊起来,做到“夯基础、除隐患、保平安、促和谐”。 今年以来,鲤南派出所通过社区警务队开展宣传工作210余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5起,为群众办实事64起,赢得群众一致好评。 勤务跟着需求走 “谢谢民警,没有你们的帮助我至今还是‘黑户’……”近日,仙游福利院的院民一听到鲤南派出所就赞不绝口。原来,前不久,民警在通过下乡走访,了解到福利院目前有4名无法查找到原户籍的被救助人员,均为残疾或精神障碍患者,因各种原因至今无法办理身份证、残疾证、医保等证件,给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为此,鲤南派出所开设专场,为他们办理落户手续。这4名“黑户”院民终于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享受到了国家的好政策。 此外,派出所民警还为辖区多名无户口人员解决落户问题。今年5月,民警在德安医院得知有“黑户”的精神障碍患者,户籍民警主动联系医院负责人开展调查,迅速为2名患者申报了户口并办理身份证。 警力跟着警情走 近日,鲤南镇仙安社区群众黄某给派出所民警魏勇宾送去了一面锦旗。这是魏勇宾今年收到的第二面锦旗。“破案神速 为民执法”表扬的不只是魏勇宾,更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鲤南派出所。 “群众最关心什么就解决什么,全所一直秉承接好每一起警情,办好每一起案件,尽可能实现全案侦查的工作理念,将破民生‘小案’列入重点工作来抓,把压警情、控发案作为工作最终目标。”鲤南派出所陈喜峰介绍道。今年以来,鲤南派出所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通过综合指挥室有效调配巡防力量,把握阶段性高发警情,因情施策,实现全年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4.8%,行政警情同比下降10.8%的工作目标。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鲤南派出所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不断完善运行机制,不断提升警务工作效能,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立足职责,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着力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