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焦点
经营业态渐趋成熟 千年古街旅游消费市场供需两旺
【发布日期:2023-02-13】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吴林玉】

  新春伊始,我市“旅游+”各类新业态丰富多样,旅游市场供需旺盛,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如果要评出春节人气最旺的打卡点,一定少不了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今年春节,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营造浓浓年味,增强游客体验感和参与感,创新消费场景,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日主题活动,旅游消费市场供需两旺。
  大年初一,春游莆阳,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2023年新春文化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张灯结彩的古街,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漫步古街,体验宋“潮”府韵,品历史、赏工艺、看非遗,“财神爷”为沿街商户“招财进宝”,与市民游客互动娱乐,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古街的喜庆热闹,为烟火莆田增添久违的年味。
  春节期间,古街每天都有精彩活动上演,各类公益性展馆更是游客的热门打卡点。走进崇功祠莆阳民俗文化园,墨香四溢,戏韵悠悠,手工活动让人爱不释手,市民游客纷纷来这里寻找年味。尤其是门口的那棵许愿树,成了网红打卡点。游客们可以领取祈福牌写下心愿,挂在“福”树上,红艳艳的树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许愿卡,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百载商埠,楼船万国,侨通四海。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莆田华侨文化主题馆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春节期间,引来游人如织。该馆通过史料及实物展示,从不同侧面真实生动地展示了海外乡亲的奋斗历程,反映了海外乡亲勇闯天下、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体现了海外乡亲心系故园、报效桑梓的赤子情怀。
  当然,传承古街的历史文化基因也是必不可少的,各类非遗节目在古街精彩呈现,让市民在游园中品味老艺术家传承下来的精粹文化。特别是在彭鹏祠堂举行的“木竹迎春”莆作工艺美术作品展尤其引人关注,多款木雕、竹雕、留青竹刻等一一展出。这是来自“中国木雕之城”莆田传统工艺的“迎春报告”,艺术地展现莆田工艺美术的精品之美。
  此外,知青文化博物馆依然是热门打卡点,每天一开馆就会迎来一波又一波怀旧“知青潮”,许多“过来人”慕名而来,只为重温那段难忘的知青岁月。
  正月十五,央视直播连线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聚焦莆田元宵民俗展示活动。本次直播集中展示了舞龙弄九鲤、执羽舞、菜头灯、竹灯笼、摆棕轿等莆田特色民俗文化,引来如潮观众。
  从云南回乡过年的刘宕家住古街附近,他感慨地说:“古街是我成长的地方,如今焕然一新。走在古香古色的大街小巷,久违的年味扑面而来,印象中过年的情景就是这样,街上有络绎不绝的人群,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原汁原味的特色小吃……”
  夜幕降临,古街更是流光溢彩,游人如织。来自各地的游客来到古街区,感受独特的夜色与年味。人群中,游客们以各式展牌和花灯为背景拍照打卡,幸福又喜庆;戴着兔子帽的孩子在青石板路上蹦蹦跳跳,快乐又可爱。还有非遗展示、艺人表演、汉服巡游……在游客看来,这里一步一诗、灯火绚烂,是属于古街独有的浪漫,诸多沉浸式场景给游客带来丰富的文旅体验。
  春节期间,丰富多彩的街区文化也给古街各商家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6条纵横交错的古街,经营业态已渐趋成熟。除了传统的经营项目,也不乏小酒馆、咖啡馆、茶馆这些小资的业态,它们分布在街头巷尾,加上古街独特的氛围,别有一番韵味,引来不少顾客。大年初二一大早,记者在古街逛了一圈后发现,各商家对节日期间的营业收入充满信心。几家专营童年小物件的店里已经人头攒动,花样繁多的产品让人挑花眼的同时也狠狠地贩卖了一把怀旧情怀。中午时分,古街各美食店门口排起长队,顾客络绎不绝。各类传统小吃、特色美食,吸引着众多远道而来的游客。一家卖海蛎煎的经营户告诉记者,这几天,店内客流量比往常多了许多倍。从早晨营业开始到晚上关门,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据初步统计,仅正月初一至二十,古街区累计客流量100多万人次,累计各类营业额2000多万元。
  漫行古街,当文化的韵律叠加时代的脉动,当传统的底色添加现代的线条,“年”就有了更多元的表达、更精彩的呈现。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