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朱熹半亩方塘考》于2018年11月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精装出版。拙着从“朱熹行踪”“朱熹诗文”等十个方面,多维度、多视野,深入探访朱熹的祖籍地——江西婺源;出生地——福建尤溪;少年成长地——武夷山五夫里;青年求学地——福建莆田;中年游学地——浙江新昌、淳安;晚年居住地——福建建阳等。笔者认真考察,捜集史料,辨证溯源,归纳总结。考证发现: 全国各地所谓的朱熹“半亩方塘”何其多?盖因朱熹大名及其影响力,皆想附会沾光,借朱子这位历史文化名人,弘扬家乡美名。以至,朱熹祖籍地、出生地、成长地、居住地、过化地等涌现“半亩方塘说”,各执一词,但皆语焉不详,难以自圆其说。因为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对于朱子等历史文化名人名篇名作之创作地与历史遗存古迹所在地的考察梳理,钩沉史实,厘清真相,无论是其学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文旅发展价值都十分重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故,学界提倡:严肃的学术考证,应该本着尊重历史客观事实,尊重科学证据,尊重作者朱子本意,求真务实。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心,经得起历史考验,良心拷问。 拙着《朱熹半亩方塘考》得出全新的考证结论: 1161年春,朱熹在莆田作《春日》《观书有感二首》等,朱熹时年32岁,系其青年时专程至求学地“海滨邹鲁”“海滨洙泗”——莆田,有感而作。 笔者考察发现,朱熹曾过莆田十二次,其中,1160年11月下旬至1161年春夏间,朱熹专程来莆田,追随着名理学家“南夫子”林光朝、理学名贤方次云近半年时间,有感而作九首诗文,其时间地点和诗文名称列下: 1.朱熹在莆田黄石“红泉书院”聆听林光朝讲道,又前往与红泉书院相隔二华里的黄石井埔“群仙书社”访谒后,至莆田壶公山麓“壶山书院”,有感而作《群仙书社记》;又应约为曾在同安的同僚、仙游乌墩人朱元飞归家所筑“归乐堂”,作《归乐堂记》。 2.朱熹在莆田南山广化寺“湖山书堂”聆听林光朝讲“作文解经”和“曾点言志”后,为湖山书堂作题壁诗《倡学祠堂题壁》,另作七绝诗《曾点》。 3.朱熹在莆田黄石谷城山“松隐岩精舍”聆听林光朝讲道后,有感而作《伐木》《春日》。 4.朱熹在莆田黄石谷城山(国清山)国清塘之濯缨池塘(半亩方塘)濯缨亭(观书亭)上,聆听林光朝讲道后,有感而作《春日偶作》,次日参观莆田木兰陂所见所感,诗兴大发,吟作《观书有感二首》。 其中,朱熹所作名诗名句《春日》“万紫千红总是春”和《观书有感二首》“为有源头活水来”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广为流传。 笔者撰《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半亩方塘”遗址考证》一文于2020年6月《莆田学院学报》第3期刊发。文中论证朱熹求学莆田半年时间所作《群仙书社记》《归乐堂记》《倡学祠堂题壁》《曾点》《伐木》《春日》《春日偶作》《观书有感二首》九首诗文,以及朱熹《观书有感二首》笔下的“半亩方塘”即“濯缨池塘”,其位于莆田黄石谷城山(国清山)西麓国清塘(在国清里,今莆田黄石七境下庄村),也就是位于宋时慈善家林回年所构横塘别墅门前,濯缨池上有“濯缨亭”(观书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