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传说戏神祖师救难戏班的故事。在封建社会倡优隶卒,梨园子弟处于社会最底层,最为人所不齿,戏班除演出外,生活以船为家。有次戏班出海演出,突然风浪滔天,戏船将有翻沉之危,船上梨园子弟大惊,呼救神灵保佑,顷刻间风浪顿失,戏班得救。当时船中有人仰望云头一面帅旗,“雷”字上半截被云雾遮住,只见“田”字,于是全班把这救命之神称为田公元帅,广泛宣扬其显灵神迹。后各戏班因而世代塑像雷海青,尊田公元帅随班奉祀,为戏班保护神等等。总之,各种传说都是人们崇敬他的英雄大义,祈盼他为正气保护神的光辉化身。 戏神祖庙还有细物润无声的教化功能,造就了江东一大批莆仙戏优秀人才。长期以来,江东村民从小耳濡目染莆仙戏艺术,历代都有著名剧团,据有关记载,江东清末民国初时期就有“新梅英”“赛梅英”“赛洛阳”“世歌舞”等五班民间剧团,传承和发展莆仙戏,并取得辉煌成绩,最为著名是“世歌舞”班,培养出名生黄凤池(1935—1990),黄凤池艺名凤池生,莆田南郊人,十岁卖身给江东“世歌舞”戏班学艺,拜莆仙戏表演大师黄文狄为师,专攻文生角色,演技风靡莆田和仙游,后成为莆仙戏著名表演艺术家。在“世歌舞”剧团中,名演员比比皆是,有名生凤池生,有着名净末演员叶玉锁等,还有乐坛大家林国良,年仅十八岁就艺冠莆仙大地,与城关肖祖植、后瑶吓良仔,并称“莆田三笙”。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祖庙的存在,江东群众性文化十分普及,村里先后有十几班莆仙戏剧团,“文革”前就有三个,其中有莆仙戏江东剧团,1964年代表黄石公社参加莆仙戏全县汇演比赛,演出《陈琳打寇珠》,获得汇演比赛一等奖,祁秀清、叶玉锁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名扬莆阳大地。江东剧团名家济济,还有祁淑莺、祁秀玉、吴风全、吴吓莺等演员,这些演员都成为莆仙戏优秀演员。其中祁淑莺、祁秀清、林玉鸿、吴金堂先后被莆田县实验剧团、莆田县大众剧团、莆田县一团、二团、三团选中,成为莆仙戏专业演员和乐师。 在20世纪“十年浩劫”期间,全国禁演古装戏,为了让莆仙戏薪火相传,江东大队先后组建莆仙戏江东一团和江东二团。一团由老艺人组成,演出现代戏《江姐》《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样板戏,二团由新艺人组成,演出《收租院》《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现代戏,在竞争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丰富了莆仙戏演出内容。粉碎“四人帮”后,江东村率先冲破极“左”路线的禁锢,先后在浦口宫和莆田十九中学操场公开演出古装戏《十五贯》《陈琳打寇珠》等传统剧本。演出时,人山人海,盛况空前。之后江东籍艺术家先后又组建十五个剧团,其中莆仙戏著名演员兼导演祁玉卿女士,为了缅怀梅妃对莆仙戏的贡献,省吃俭用,以梅命名剧团,先后创办八个剧团,为莆仙戏发展和传承作了巨大贡献。著名演员祁秀清,举全家之力,和女儿分别组建三个剧团,长期活跃在兴化大地上演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在祖庙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下,江东莆仙戏人才辈出。既有编剧大家祁宗灯,又有莆仙戏当红导演黄凤池、祁玉卿、林金标;既有表演大家凤池生、生子卿、生子标、吴清华等戏剧表演艺术家,又有群众十分喜爱的优秀演员祁秀清、祁高杰、叶玉锁、祁秀玉等名演员;既有乐坛造诣非凡的林国良(人称“吹笙良”)、林玉川、吴玉鸿、吴金堂、林金树、林福顺、林金清等艺术家,又有莆仙戏后起之星,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司鼓兼作曲吴海清,乐师吴国忠、祁东炼和吴国天等乐坛高手。可以说,江东村编剧导演一应倶全,优秀演员比比皆是,吹拉弹唱人才辈出,可谓全国不多见,实为戏剧之乡。 戏神祖庙,地灵人杰,英才辈出,彪炳梨园。飞云庙还有许多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这些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极具历史价值,是爱国主义教肓的好教材。飞云庙现为戏神祖庙,莆田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梨园的瑰宝。(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