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读书与吃零食
【发布日期:2023-03-15】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黄鸿彬】
  读书与吃零食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一天,我与学生交流这个话题。学生想了想,有的说,读书与吃零食一码归一码,能有什么关系呢?有的说,吃零食,可以补充能量,恢复体力,让学习更有劲,促进学习;有的说,很多零食是垃圾食品,伤害身体健康,会影响学习的……学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学生问我:“你认为读书与吃零食有什么关系呢?”
  我说,喜欢吃零食的往往读书不好。而读书好的,往往不吃零食的。这么一说,有的学生点头称是,有的不以为然。
  于是,我就此谈开了。据我三十多年的教育观察,读书好的学生,几乎都不吃零食,或很少见他们在学校吃零食。而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很多都有吃零食的习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其实,学校是一直禁止吃零食的。一是学生吃零食,往往会乱丢包装袋,影响校园卫生。再是,学生带零食到学校,学生吃零食,就会影响到学习的专注力。一些学生就因有零食在身,就是在课上,也是心痒痒的想吃,而碍于在课堂有老师在,或不敢吃,却心惦记着,影响了听课。有的甚至“冒险”,趁老师不注意就偷偷地吃零食,并且这种情况是时有发生的。另是,就怕一些零食质量不过关,比如,有媒体曝光,一些“五角辣条”,添加了违禁食品添加剂,或添加剂严重超标,有的就因吃了那食品而致病。学校基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考虑,就禁止学生吃零食。对于学校的禁止,大部分学生会听从老师的教诲,不再吃,或少吃。但依旧有一部分学生依然故我,对学校的禁令是置若罔闻,只是把明目张胆吃零食,转为地下偷偷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是美食的诱惑?还是那些学生的自制力太差呢?
  讲到这里,我不由想起了一个著名的“延迟满足”的实验。196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来到一所幼儿园,实验人员找来数十名4岁的儿童,让这些儿童每个人都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房间里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上放着孩子们爱吃的糖果。
  实验人员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马上吃掉糖果,也可以等实验人员回来时再吃,到那时他们就可以再获得一颗糖果作为奖励。另外,实验人员还嘱咐孩子们,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实验人员听到铃声后就会立马回来。
  这个实验对孩子们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有些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人的糖果,用手将自己的眼睛蒙上,或者面对墙壁,还有一些孩子通过拽自己的衣角、玩弄头发等来转移注意力。
  实验结果是,大多数孩子没有坚持三分钟就放弃了,有些孩子甚至没有按响桌子上铃,就迫不及待地将糖果放进了嘴巴。最终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孩子坚持到了最后,等到实验人员回来,他们得到了一颗糖果,时间为15分钟。
  经过12 年的追踪,此时参加实验的孩子们已经16岁了,心理学家们发现,凡是等到实验人员回来的孩子都具有较强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对自己很有信心,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较强,勇于挑战,而那些选择吃一块糖的孩子则表现得多疑、做事时常常犹豫不决,抗挫能力差,自尊心也很容易受到伤害等。
  心理学家将这种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预测出他长大后个性的效应,称为糖果效应,又称为延迟满足效应。
  这个实验考验,与吃零食的诱惑是一个理儿,考验的都是孩子的自制力。一个自制力强的孩子,或许其智力平平,但因有足够毅力,勤于求知,依旧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依然是大有作为。而那些自以为聪明的,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其过于聪明,为人做事,巧言令色,应付自如,浮于表面,而不肯扎实竭力而为,岂不误事,何谈成功?
  可见,读书和吃零食,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有深层的紧密联系。俗语言,“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为人做事,不亦此理乎?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