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吃零食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一天,我与学生交流这个话题。学生想了想,有的说,读书与吃零食一码归一码,能有什么关系呢?有的说,吃零食,可以补充能量,恢复体力,让学习更有劲,促进学习;有的说,很多零食是垃圾食品,伤害身体健康,会影响学习的……学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学生问我:“你认为读书与吃零食有什么关系呢?” 我说,喜欢吃零食的往往读书不好。而读书好的,往往不吃零食的。这么一说,有的学生点头称是,有的不以为然。 于是,我就此谈开了。据我三十多年的教育观察,读书好的学生,几乎都不吃零食,或很少见他们在学校吃零食。而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很多都有吃零食的习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其实,学校是一直禁止吃零食的。一是学生吃零食,往往会乱丢包装袋,影响校园卫生。再是,学生带零食到学校,学生吃零食,就会影响到学习的专注力。一些学生就因有零食在身,就是在课上,也是心痒痒的想吃,而碍于在课堂有老师在,或不敢吃,却心惦记着,影响了听课。有的甚至“冒险”,趁老师不注意就偷偷地吃零食,并且这种情况是时有发生的。另是,就怕一些零食质量不过关,比如,有媒体曝光,一些“五角辣条”,添加了违禁食品添加剂,或添加剂严重超标,有的就因吃了那食品而致病。学校基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考虑,就禁止学生吃零食。对于学校的禁止,大部分学生会听从老师的教诲,不再吃,或少吃。但依旧有一部分学生依然故我,对学校的禁令是置若罔闻,只是把明目张胆吃零食,转为地下偷偷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是美食的诱惑?还是那些学生的自制力太差呢? 讲到这里,我不由想起了一个著名的“延迟满足”的实验。196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来到一所幼儿园,实验人员找来数十名4岁的儿童,让这些儿童每个人都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房间里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上放着孩子们爱吃的糖果。 实验人员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马上吃掉糖果,也可以等实验人员回来时再吃,到那时他们就可以再获得一颗糖果作为奖励。另外,实验人员还嘱咐孩子们,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实验人员听到铃声后就会立马回来。 这个实验对孩子们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有些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人的糖果,用手将自己的眼睛蒙上,或者面对墙壁,还有一些孩子通过拽自己的衣角、玩弄头发等来转移注意力。 实验结果是,大多数孩子没有坚持三分钟就放弃了,有些孩子甚至没有按响桌子上铃,就迫不及待地将糖果放进了嘴巴。最终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孩子坚持到了最后,等到实验人员回来,他们得到了一颗糖果,时间为15分钟。 经过12 年的追踪,此时参加实验的孩子们已经16岁了,心理学家们发现,凡是等到实验人员回来的孩子都具有较强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对自己很有信心,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较强,勇于挑战,而那些选择吃一块糖的孩子则表现得多疑、做事时常常犹豫不决,抗挫能力差,自尊心也很容易受到伤害等。 心理学家将这种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预测出他长大后个性的效应,称为糖果效应,又称为延迟满足效应。 这个实验考验,与吃零食的诱惑是一个理儿,考验的都是孩子的自制力。一个自制力强的孩子,或许其智力平平,但因有足够毅力,勤于求知,依旧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依然是大有作为。而那些自以为聪明的,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其过于聪明,为人做事,巧言令色,应付自如,浮于表面,而不肯扎实竭力而为,岂不误事,何谈成功? 可见,读书和吃零食,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有深层的紧密联系。俗语言,“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为人做事,不亦此理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