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焦点
用大爱描绘美丽“警色”
——记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李海东
【发布日期:2023-03-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李海东,男,196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莆田市公安局涵江分局法制大队三级警长。他忠诚履职,热心公益,2010年参与组建莆田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2019年创立涵江金盾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迄今为止,他个人志愿服务累计时长超过6600小时,累计献血量超22000毫升。古道热肠,大爱无言,李海东助人为乐的先进事迹,在涵江乃至莆田广为传播,赢得社会广泛好评。他先后荣获“福建省无偿献血促进奖”称号、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20-2021年度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多次被评为无偿献血星级志愿者;连续4次获评福建省五星级志愿者。

李海东在指定献血点献血

  30多年如一日,
  践行“做个好人”的叮嘱
  1985年,17岁的李海东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福建未成年人犯管教所,从此开启他的从警生涯。李海东的父亲,是福建省公安厅的一位老公安。从入警第一天起,父亲就郑重叮嘱他:“当一名好警察,首先就要做个好人。”从未成年人犯管教所,到涵江交警大队;从国欢派出所,再到涵江公安分局,无论是在哪个岗位上,他都默默谨记父亲的叮嘱,处处以一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恪尽职守,热心为民。30多年来,在人民警察的神圣岗位上,李海东以一颗赤诚之心,书写助人为乐的篇章,描绘人生旅途的美丽“警色”。
  群众利益无小事。李海东始终坚持“用真心换民心”,主动服务群众,全心做好政策宣传、矛盾化解。近年来,莆田市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推动基层治理上新台阶。李海东积极下沉村居,常态化开展基层治理工作,就地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在一次走访中,他了解到了村民陈某与冯某是邻居,曾因土地相邻纠纷发生斗殴,积怨颇深。在得知陈某、冯某的矛盾后,李海东主动介入,入户走访。开始时,他一次次碰壁,又一次次不甘失败,上门调解。有几次,他患重感冒头痛欲裂,但从诊所挂完瓶后,他又抽空前往解调。这样先后坚持走访了20多次,通过耐心、真诚做双方思想工作,从人情世故、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多方协调,并提出合理合法、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双方均予以认可,签下调解协议,化解了这桩两家三代人的“最难邻里纠纷”,促进了社会和谐。


李海东收到感谢锦旗

  2022年4月,涵江区国欢镇某处围墙外,正在开展日常巡逻的李海东又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一名蓬头垢面的流浪汉正蹲在角落里啃馒头。大概是饿极了,他没有像往常一样见到民警就跑。原来,这名流浪汉常年蜗居在围墙外,一直以捡破烂为生,异常抗拒救助人员的靠近。有着丰富志愿服务经验的李海东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沟通机会,他立即下车上前询问,了解其流浪生涯的来龙去脉。原来早在2013年,其离开南平建瓯老家来莆打工。2015年,因身份证丢失找不到正规工作,又发现身体患病,就直接与家里断了联系。2019年以来,这名流浪汉一直蜗居在国欢镇。其间,社区民警多次带领救助人员欲将其送往救助管理站,都被他察觉逃跑。考虑到他的抵触心理,民警一直未采取强制措施。随着交谈的深入,李海东敏锐捕捉到李某的归家意愿,于是通过公安内网第一时间明确了其身份,并联系上其兄长李大哥。但李某不想拖累家人,拒绝相见,而是选择跟随民警及相关人员前往救助站安顿。在我省实行的“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全省通办”政策帮助下,社区民警将李某接到所里办理了身份证。找回“身份”的李某,看到风尘仆仆从南平赶来的哥哥,终于卸下了心理防备,兄弟俩紧紧相拥,热泪盈眶。“感谢您!没有您,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到我的弟弟呢?”李某某抹干眼泪,将印有“寻亲十载梦圆国欢 一心为民情暖人间”的锦旗交到李海东的手中。
  从青涩到成熟,他多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书写自己的警色青春。李海东表示,“做基层民警就是要走进群众,知群众冷暖,处理这些事也是在做好事,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无偿献血20多载,
  2万毫升鲜血见证滚烫爱心
  李海东结缘“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始于1997年7月的一天。当时,他是涵江公安分局交警大队的一名办案民警,那天他来到涵江医院,要为一名交通事故的伤者做笔录时,得知伤者因出血过多,生命垂危还在抢救中,急需B型血液支援抢救工作,但血液中心缺血正在从外地调用,最快也要四个多小时。古道热肠的李海东立马挽起衣袖对医生说:“我是B型血!救人要紧,我来献血吧。”他的400毫升血及时输进了病人的身体。伤者康复后,特地送锦旗到交警大队,感谢李海东的救命之恩。
  “一想到自己的血可以挽救一个生命,我就决定,以后要尽自己所能参加无偿献血。”李海东激动地说。也就是从那时起,李海东和献血这项公益事业正式“结缘”。此后的20多年里,李海东每年都会踊跃献血。截至目前,他无偿献血累计献血量超22000毫升,如果按照800毫升救助一个病人的话,如今他捐献的鲜血足以救助近30个病人了。
  为了让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家喻户晓,2009年,李海东参与组建莆田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身为副队长的他利用出警值班调休时间,和队员们骑着自行车,踏遍莆阳的山山水水,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带动更多的志愿者加入无偿献血队伍,携手托起生命的绿洲。李海东表示,他要继续坚持无偿献血,直到60岁不能献时为止。此外,他登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书,进入中华骨髓库档案。他还完成注册登记,成为人体器官的捐献志愿者。
  在长期的无偿献血和无偿献血宣传过程中,他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家人、同事、朋友。他的儿子十八岁时,就主动把献血当成了他的“成人礼”。他的爱人献血更是达到了十几次。许多朋友、同事也在他的感召下,纷纷加入无偿献血的爱心队伍。
  2023年2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在官网上公布了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表彰名单,李海东的名字光荣上榜,荣获“终生荣誉奖”!他的妻子林梅琼女士,也在这次表彰中获得铜奖。“夫妻双双把奖领”,这份殊荣,是对他20多年坚持献血、成风化人的热情褒扬。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李海东深感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决定寻找志同道合、热心公益的爱心人士一起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带动更多的人做好事,把志愿服务干成人生的“第二事业”。2019年,热心公益的他创立涵江金盾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宗旨,带领他的“爱心战队”,在涵江大地书写一个又一个的“爱心故事”。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爱心身影。当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时,李海东带领金盾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在高速卡口站岗值班2064小时,参与搬运口罩、防护服共计1500多万套,消毒水、洗手液80多吨……为保证物资及时搬运、分发,在三年疫情防控期间,金盾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驻扎在物资大厦,挑起了整个涵江区的抗疫保障物资的运送重担,运送各类防疫物资10000多件,为防疫一线工作和防疫物资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


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实操培训

暑期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

  2021年以来,李海东带领涵江金盾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18场次,走遍全区百余所中小学校,开展“夏季游泳防溺水安全”大讲堂,有效帮助广大师生筑牢防溺水安全“防护网”;巡回机关、社区、农村开展应急救护知识讲座和实操培训100多场次,传播“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救护理念,教会大家在关键时刻赢取救人的“黄金时间”……李海东说:“现在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了,帮助别人让我觉得生活很充实、很快乐。”因为,这是一种爱的传递!
  涓涓细流汇成苍茫大海,小小善举铸就大爱民生。在李海东队长的倡议下,涵江金盾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每日一捐”活动。活动按照“自愿参与”的原则,每人每天1元起捐,封顶100元,鼓励爱心人士践行“微慈善”。所有捐款用于济困、救老、助残、助学等领域,帮助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摆脱困境,感受温暖。这项爱心活动,每年收到一万多元善款,钱虽不多,汇聚起来却能温暖许多人。
  一个人,影响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截至目前,涵江金盾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志愿者队伍已发展为257人,开展420个志愿服务项目,服务时长达22300多小时。其中,开展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256场次,服务群众5434人次,服务队无偿献血量达183600毫升……五年来,涵江金盾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逐渐发展成为莆田市最具影响力的慈善组织之一。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李海东的带动和影响下,“涵江好人”层出不穷。2023年2月,2022年度福建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测评结果揭晓,莆田市涵江区等参评的四个区,全部以优异成绩进入全省文明城区测评前十名。莆田成为福建省唯一收获“十佳”大满贯的设区市。这份沉甸甸的成绩,为莆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锦上添花。知情人无不向李海东投去赞赏的眼光,他们清楚,这份创城的军功章里,有他的一份爱心……

  晚报记者  陈恒山 文/图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