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霖(1855-1918年),字仲默,号杏村,莆田梅洋人。1894年高中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撰文处行走等职;1904年,补江南道监察御史,随后历任新疆、辽沈、河南、四川等道监察御史。江春霖为人光明磊落,恪尽职守,不畏权贵,刺贪刺奸,敢于直谏,被誉为清朝御史第一人。 一身正气 汉朝的“刺史”是常设监察机关,隋唐时改为“监察御史”,他们可以弹劾那些贪赃枉法,失职渎职的官吏,当然也容易得罪那些位高权重,结党营私的恶人。江春霖御史铁面无私,一身正气,不避权贵,敢于直谏,在他任监察御史的六七年间,重要的弹章就达六七十件,弹劾触及亲贵、权臣、疆吏、尚书,总督、巡抚、御史台,军机大臣等要职者达15人之多。江春霖当上监察御史不久,查明御史台陆宝忠钳制科道,又犯烟禁,两个月内两次上书弹劾,把这名顶头上司轰了下台,闻者慑服,名噪京都。江春霖先后八次上书弹劾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1908年10月上书严斥袁世凯十二桩罪状,一时声震朝野,群情激愤。袁世凯上朝竟不敢与江御史直面相遇,只得避身而过。此外,被江春霖参劾过的还有那些气焰熏天的当朝权贵,如庆亲王奕匡父子,摄政王载沣及弟弟贝勒爷载洵、载涛,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直隶总督端方,各省督抚朱家宝、恩寿、蔡乃煌、孙宝琦、冯妆等人。1910年2月江春霖再次参劾庆亲王奕匡,犀利地揭露他在朝廷遍植党羽、结党营私,并附上朋党名单,一时朝野震动,舆论大哗;吓得庆亲王奕匡接连数日不敢去军机处入值,并故作姿态要引咎辞呈。既然壮志难酬,回天无力,深知国事不为,遂辞官回归故里侍奉老母,走得正大光明,大义凛然。 两袖清风 江春霖在京为官二十多年,曾任监察御史,也算功成名就。他却让母亲、夫人和弟弟全家一直留在莆田老家,仍然过着艰苦的山村生活。他在故乡坚持一不置田产,二不盖新房,三不养奴婢的“三不”主张,不改当年穷书生本色。他在诗里《咏水仙花》写道: 雪貌冰姿冷不侵,早将白水自明心。 任教移向金盆里,半点尘埃未许侵。 这也是他自身的真实写照。江春霖夫人在家病逝,他为自己不能亲自回乡探望深表内疚,特寄亲笔挽章表示哀悼,并决心终身不再续娶。 当年邮传部尚书陈壁,亦是福建同乡,因涉嫌一件大贪污案,害怕受到撤职查办便花了大价钱买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姑娘,连夜带她上门,硬要送给江春霖做续弦,没想到被臭骂一顿逐出门去,后来他又改送骡车,还是坚决不被接受。看来“打铁还要自身硬”正是因为江春霖自己廉洁奉公,俭朴有节,才能不避权贵,“敢摸老虎的屁股。”江春霖最后被迫无奈愤然辞职,回乡侍奉老母尽孝;在他离京之时,所带行李萧然,除了平日的朝衣之外,仅有旧衣几件,旧书数筐,送行者为之动容。御史台诸位同仁,深知他虽是名御史,却两袖清风,大家凑集了二十两银子为他送行,他却以诗婉辞不受,诗中有句“俸余只剩卖书钱”,则是他生活处境的实际情况。江春霖出京沿途经过上海等地,都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热烈欢送,当回到莆田时,县城万余人欢迎他入城;这既是对江春霖为官做人充分的褒奖,也是对清朝当局腐败无能的强烈抗议。 三修水利 莆田地处东南沿海,盛产水稻和各种水果,被誉为“鱼米之乡”;莆田平原以木兰溪为界,以北称北洋平原,以南称南洋平原;由于北洋平原地势低洼,又面临大海,水患频仍,数万亩良田屡屡受淹。1914年莆田“下孝义二十四乡”父老乡亲力邀江春霖主持兴修水利。他不顾年迈体弱,慨然应允,亲自挂帅出征。他亲临陈桥沟尾等地勘察地形,了解情况,提出了保护“下孝义二十四乡”农田的治水方案。 第一步:在西漳、吴桥、后婷、陈桥等要冲沟渠筑堰,以堵上游之水。以上四个堰,以陈桥堰工程最为宏巨,据说当年用于陈桥堰打桩的松木,几乎用尽涵江四大杉行所有的存料。江春霖带领广大群众夜以继日、全力以赴,保证工程全面完成。 第二步:修筑海堤,筑堤障海。在江春霖带动和指挥下,大家饱受风霜,历尽艰辛,经过一年多的奋战,梧塘、沟尾堤相继竣工,北洋平原73余亩良田得以保障。 第三步:兴建配套水利工程,主持募修江口九里洋水渠,涵江南埕及镇前海堤哆头乌菜巷等水利工程,为莆田根治水患立下汗马功劳。 他对各项工程施工财务、公开透明,厉行节约、点滴归公,捐资以助,力促其成。他为百姓积德行善,且身体力行,备受广大群众称颂赞誉。 四“宝”传家 江春霖十分重视家风的传承。综观他的一生,有“勤俭传家”“忠孝传家”“修身传家”“耕读传家”,这四“宝”传家,受人称道。 在莆田江春霖祖祠中,“勤俭继业、忠孝传家”的匾额特别引人注目。江春霖祖父是名秀才,他父亲中过举人,受到家庭的熏陶,他从小便熟读经史。立志做名有作为的谏官;后来他考中进士,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监察御史。他忠于职守,一身正气,清正廉洁、两袖清风,这些高风亮节,与他家庭教育和影响是分不开的,他也想将这些家风传给子孙后代。 江春霖在书室门楣上书写“省三”“勿四”四个字,以警示子孙后代。“省三”取自《论语》中曾子所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友交而不信手,传而不习乎;“勿四”是出自《论语》中孔子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这里足见他对修身养性重视的程度了。 江春霖在把他的祖屋改造成三层楼房,他在大门上刻有“儒臣门第,耕读人家”八个大字,展示了江氏家族清白继世,耕读传家的风范。江春霖还亲自为房子取名为“半耕书室”,是为了“示子孙毋忘稼穑艰难也”,希望本家子弟能“食旧德,服先畴,入为肖子、出为良臣”将优良家风世代传承下去。 “积善不忘祖宗训,遗书独望子孙贤,”正是这种家风家教,一直潜移默化地教育和熏陶着江氏后人,也在这传家“四宝”的引领下,江家后裔多少年来,寒窗苦读,耕读传家,清白为人,认真做事,故江家人才辈出,受人称道。正是“清清萩芦溪,悠悠家风远”。 1918年正月,江春霖在莆田老家逝世,享年64岁,他有奏议、文集、诗集多卷传世。江春霖一生经历了甲午战争,洋务运动,庚子事变,辛亥革命等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他无论年轻年迈,在朝在野,始终表现出无私无畏的品格、大智大勇的精神;直声震天下,豪气冲云天,堪称“清朝御史第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