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四月天,挥去春寒尽清明。”一年青冢又至,这绵绵细雨也如针了。很少有一个节日,像清明这样意蕴深厚:风清景明,慎终追远,这是一个悲怆的日子;放歌踏青,追逐春天,这是一个轻盈的日子。在我们慎终追远的时候,它就是节日;在我们放歌逐春的时候,它就是节令。大节气和大节日就这样水乳交融。 “清明时节雨纷纷”,每到清明,往往就有着如丝如缕的春雨绵绵,总让我想起魏成班的诗句:“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看到这样的诗句,总让人感慨心上缭绕的那点忧愁。 清明的忧与愁,不是闲愁,清明的忧伤是因为我们要在这个节日去纪念我们的祖先。在古代,清明是有很多习俗的,除了因介子推而起的禁火、寒食、扫墓外还有踏青、植树等,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初春的生机勃勃,在生机中去告慰内心最深处的那抹深沉的哀思和寄托。清明,恰如其名,是一个清澈明朗的日子,但是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却寄托了深深的眷恋和虔诚。 清明节,人们会挑上祭拜用品,踏上祭祖的路途。天色青灰,走在被雨水冲刷过的泥泞的道路上,耳边是雨露的气息。一步一个脚印,不快,不慢,深刻而又坚定。在外的游子褪去匆匆的行囊,喧哗消隐在难得的恬静中,感受这久违的静谧。 坟头墓地,游弋深情与沉重,几沓纸,几炷香,向祖坟作揖。毛毛细雨淋在身上,望着祖先躺下的地方,似乎感受到了生命的古老。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振奋了精神。一种特别沉重而又伟大的精神沉淀在心中。时空长河广阔而浩大的压抑感扑面而来,古老的气息夹杂在春风中迎面扑来。顿时,土地沉重了,作揖的心情也沉重起来了。 我总是在清明时节,自觉不自觉地想起很多人,有的时候是一个名字,有的时候是一段细节,有的时候甚至会想起一个电话号码,或者清晰而遥远的一首歌的旋律。我的记忆关乎一些逝者,也关乎一些生者,但牵连的那些往事也已然逝去。清明这个日子,给了人放纵感情的一个理由,尽可以让我们逐着思绪去天边飞,如同那些牵线的风筝,无论在天边、树梢,还是落进池塘,远远近近,总会有一根线,叫做清明。 每逢清明回乡祭祖时,家乡的路总是比城市坎坷泥泞,局促狭窄。但似乎只有这样的小道,才能放下手中的一切,低头,注视脚下雨水打湿的泥土;抬头,遥看那近却无的草色。我不再是我,我感受到古老的生命气息,似乎我只是无数精神中的其中一个,被无数的灵魂包围。在这时,我深刻地感知到,清明祭祖的深沉含义,它传承千年,让我探知到历史和生命的伟大。就像颗粒无收的百姓会虔诚于风调雨顺的神,而我们,忙忙碌碌,最终虔诚于我们的根,于清明,交织在一起,无关路途的遥远,无关风雨的阻隔,无关一切,这是久远的羁绊,这是虔诚的信仰。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 烟雨空蒙,鸥鹭灭没。四际渺弥。芜杂的情绪附着记忆的篱墙,不疾不徐地将心事缠绕进丝绒般的心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