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结对帮扶儿童共同书写向未来一封信
3月25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北京隆重召开2023年全国五一巾帼奖表彰大会,莆田市公安局荔城分局政委林晓莉获评“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并作为我省唯一一个代表赴京受奖。
载誉归来,林晓莉一刻不停歇,立即投入工作,推动成立我市首个辅警教育培训基地,为全面提升辅警整体素质和能力探索一条新路子。“公安工作千头万绪,如千丝万缕的蜘蛛网,中心是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幸福感、安全感。”林晓莉说。
专业严谨
推动我市法治公安建设
创建莆田市第一支法制员队伍、省内首家探索推动“少拘慎押”“简案快办”“首违免罚”“刑事速裁”等制度落地生效、全省首家探索创新非羁押云监管模式、试点推进非羁押人员监管“一张图”……在从事法制工作时,林晓莉用自己专业严谨的法律知识,推动我市法治公安建设,经验做法得到全省、全国推广。
作为莆田公安法制队伍曾经的领头羊,林晓莉以女性特有的温柔和坚韧对待每一起案件,仔细查阅,从案件材料中找突破口,为审查打基础,为案件做好指导,为案件事实把好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定性关和法律关。数据显示,在法制岗位上,林晓莉年均审核600多起案件,至今仍保持着零投诉、零败诉的记录。在全省公安法制比武和执法质量考评中,她带领团队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2018年,在参与审查全省首例“套路贷”犯罪案件时,林晓莉以细致、精致、极致的作风,本着不漏过一个疑点的原则,通过多方的法律分析,引导取证思路,协助刑侦部门重拳出击,一举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4名,为受害群众追赃挽损2350万元。
如何提高案件审查规范化,提高百姓满意率?作为法制支队负责人的林晓莉首开先河,创建莆田市第一支法制员队伍,探索推动“派驻法制员+专职法制员+警务辅助人员”模式。“为保证案件审查规范化,准确化,从基层派出所办理案件时,我们就要求法制员对每起案件进行监督。”林晓莉说,这一模式的推行,让法制员提前介入案件指导、实行执法实时监督,将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现实和历史检验的“铁案”。
检查指导执法工作
如何让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治理,促进认罪认罚的轻罪犯罪人员能够尽快回归社会?如何提升行政案件办理周期和对首次违法人员加大教育警示力度?林晓莉和同事们查阅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在国家政策的大背景下,我市在省内首家探索推动“少拘慎押”“简案快办”“首违免罚”“刑事速裁”等制度落地生效。这一系列制度的落地生效,有力推动了公安机关规范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同时,她还积极推动我市建立全省首家探索创新非羁押云监管模式,在荔城区试点羁押人员监管“一张图”,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不畏坚辛
实现户政业务“全市通办”
近日,记者在莆田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安分中心遇到正在这里补办身份证的林女士,她告诉记者,她是南日岛人,一直住在市区。“真是太快速了,以前办理需回属地派出所,舟车劳顿不说,而且几乎不可能一次性就能办好,对我们这些常年居住在岛外的人来说非常不方便,如今只需几分钟,我就办好了业务。”林女士有感而发。
时光回溯到2019年筹建莆田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安分中心之初,我市从法律、制度等方面论证,探索实现户政业务“全市通办”。林晓莉又扛起了重担。“没有范本,没有先例可以借鉴,在筹建之初的7、8个月时间里,我和分中心的几位同事几乎每天都泡在这里,讨论空间如何布局、业务如何衔接、数据如何合并……”没有丝毫怨言,没有一丝情绪,她们全身心扎在项目里,不断探索,论证,推翻,再论证。终于在2019年10月18日,作为我省公安“放管服”改革的成果,莆田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安分中心的正式启用,标志着户政业务“全市通办”在莆田率先实现。此分中心在福建省还实现了“三个首创”,即首创建立集成度最高的“一站式” 公安行政服务中心,首创实现户政业务“全市通办”,首创思维导图式审查细则。
“运行之初,我们的目标就是以更优质的服务实现群众更满意和零投诉。为此,我们打通了和12345的连线通道,在分中心增设办理业务异议申诉台,对提出异议的群众,基本上每个都要自己电话连线或见面答疑解惑,那段时间虽然累,但是很充实,尤其是收获群众和企业的真心点赞和好评时,特别开心。”说起这些,林晓莉语气风清云淡,但记者却从中感受到那段时光里的艰辛忙碌。在林晓莉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中心从启用到平稳运行,仅用了半年时间,并实现了业务办理零投诉。
至此,沿用几十年的“户口登记等项目回原籍地”在莆田率先实现突破,使最初的办理户政业务“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全市公安行政效率和服务效能大幅提升。

检查指导基层基础工作
聚焦期盼
积极回应百姓关切
秉持真心实意换民心,将辖区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常挂心头,无论在机关还是在基层,林晓莉始终是群众身边的“知心大姐”和“爱心女儿”。“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办好,才会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满意。”荔城分局政工科副科长欧潮柠说。
“这名老人是秀屿区的,要给养女迁户口,由于不符合规定,被我们拒绝,但老人不放弃,连续几天都来业务大厅徘徊。”一天,时任莆田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安分中心负责人的林晓莉看到一位老人拉着办事人员不放,她上前认真倾听老人的诉求。原来,老人有一个残疾的儿子,他怕自己过世后儿子没人照顾,于是想着把养女的户口迁过来,让养女继承一部分家产,可以照顾儿子的后半辈子。林晓莉认真向他解释相关户籍政策,并为他找律师以赠与的方式实现老人的心愿,后来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老人特意来感谢她。“我们都是普通群众的一员,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当我们愿意多花一点时间,多沉下心来听听群众的诉求和心声,可能一个小善意就会解决困扰群众的大问题。”林晓莉说。

带领木兰女警队到莆田市儿童福利中心看望孩子们
刚到荔城公安分局的林晓莉发现局里许多重要的岗位都有女同志,何不发挥女同志的优势,更好为辖区群众服务呢?很快,一支吸纳全局各条线中青年女民警、文职职工、协辅警共200名队员的女警队成立了,并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木兰女警队”。“古有花木兰,今有木兰女警队,我们将为守护辖区安定稳定贡献巾帼力量。”木兰女警队成员荔城公安分局妇委会主任蔡静吟说。在辖区社会治理、矛盾纠纷、应急保障、关爱留守老人儿童等群众需要的地方,都有“木兰女警”英姿飒爽的身影。
林晓莉挂钩荔城区北高江边村。挂钩伊始,林晓莉就来到江边村开展走访,“村里的监控设施较少、交通标志缺乏……”村干部的这些话林晓莉记在心里,马上组织分局有关部门前往江边村就“雪亮工程”和村道交通安全建设问题进行实地踩点和布点设计。次日,江边村就完成增设交通各类标志28处,制作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栏2个。1个月后,78个高清治安探头投入到江边村治安监控改造升级工程,并制作项目改造卫星定位图。
“晓莉政委还经常带领木兰女警队的成员到我们村里给孩子们普法,还结对帮扶了好几户困难群众的孩子,孩子们都很喜欢她们。”北高镇江边村党支部书记许明珠说。
在疫情期间,林晓莉更是深入基层一线,集结奔赴高速封控路口、核酸检测点、隔离观察点等重点部位开展秩序维护劝导工作。对奔赴前线工作的同事,她都要一一关心并且定期连线通话,对前线同志的家属,她也几乎逐一见面走访到位,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对待群众春风化雨,对待同事真诚热情,对待自己却十分严苛。”这是熟悉她的人对她的评价。
林晓莉,凭借扎实的法律功底、出色的业务能力和踏实肯干的作风,认真书写着自己作为人民警察的人生答卷,守护着公安工作的“生命线”。从警二十多年来,曾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4次,获评“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首届十大法治新闻人物”等称号。矢志初心,熔铸警魂,她说,荣誉属于过去,未来,她将继续坚定不移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使命,展现新时代公安的风采。
看望慰问留守老人
晚报记者 许伯英/文
莆田市公安局荔城分局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