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莆仙戏
《烟波迷月》:不一样的郑怀兴
【发布日期:2023-04-10】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张泓】

家中赏花的郑怀兴

  剧作家的风格与“破格”,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他们往往娴熟于某一种类型的创作,在此类型中获得了稳定的创作人格,并形成比较统一的社会品评。如郭启宏擅写文人,徐棻擅写女子,罗怀臻擅写启蒙;如魏明伦之洒落,刘鹏春之俏皮,盛和煜之自由……稳定的艺术风格是他们创作成熟的标志,但实践证明,受众的这种认知可能是单向度的、不完整的。剧作家们时常有意无意地跳跃、开拓、挑战,在题材、手法、格调上进行大幅度的转换,如果进行得步履轻健、明亮爽利、痛快淋漓,会让人感觉他们在创作中获得了极大自由。
  有一天,郑怀兴老师告知我,他在根据一则笔记小说写生旦戏。我很是讶异,笔记小说一般是小题材、小情趣,生旦戏则免不了风月味浓,情意绸缪,而郑老师向来擅写黄钟大吕、高士风流,他怎么会相中这类题材?郑老师很快发来了《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姑妄听之一》,我一口气读完,知是写一对暌违已久的夫妻重逢于江湖,一个已成盗魁之妾,一个做了盗魁幕僚,两人遇而不识、未曾交流终至错过的故事。字数不多,却是奇事奇情,让人挠心搅肠,慨叹唏嘘。我想郑老师一定是被人物关系所吸引、为其状态产生好奇、为其选择痛心疾首、为其际遇深深同情而动笔,不由感叹他不但不趋附那些比较热闹、容易引起关注的“重大题材”,反而转向更为幽寂、少人关注的笔记小说,从容不迫,自足欣然,这种恬淡的心境多令人敬慕和向往!
  但同时,我也不无疑虑,笔记小说毕竟太过言简意赅,除了提及丈夫误以为结发妻子已逝、眼前人不过是面目肖似故保持距离外,只用了一句“见惯亦不复相目矣”来说明两人的日常状态——而这一笔就把两人六七年间的相处状态交代完了。纪晓岚可真是羚羊挂角,惜墨如金!可叹两人虽频频见面,却彼此自觉筑起高高的心墙,缺乏沟通,更罔提实质性的进展,然后就在一次变乱中错失西东、抱憾此生了。换言之,笔记只提供了凤头和豹尾,最最要紧的猪肚却空空如也,这对编剧造成了极大的难度。由此,我感觉这个戏虽是改编,却不是一般性地、局部做加法,而要创造性地构建大量情节、精心经营丰富细节,以“回填”到两人关系中,否则难以成戏,遑论好戏了!
  郑老师如壮年时一样笔力充沛,两天后即发来初稿。我心头的巨大疑问在阅读剧本的过程中,不但得以解决,而且由释然到意外、兴奋、赞叹……忍不住几次拍案叫好。笔记中两个面目不甚清晰的男女,在编剧开拓的新情境中变得敏感、细腻、血肉丰盈,那一句简约得不能再简约的“见惯亦不复相目矣”,成了五次绝然不同的相见与错过——
  初遇
  落魄士子李生改姓为“季”,被盗魁看中文才,懵懵懂懂成了绿林中的幕僚先生。此前他收到岳父之信,得知妻子贞娘遇盗身亡,因此在绿林中意外遇妻时,料定是思情过甚,神思恍惚。贞娘以为丈夫来此寻找解救自己,不胜欣喜,两人正欲说话,庄丁横相阻拦,强调此女乃是盗魁之妾,又称李生之姓为“季”,这些信息造成了两人之间的第一次错过。
  再遇
  李生暗自沉思,天底下怎会有长得这样像的?怀疑是妻。可若是妻子,怎甘心委身于盗?况且岳父明明说妻子已亡啊!此女似乎对自己有意,难道是喜欢他?不不,自己身为幕僚,应当避嫌,不该胡思乱想……贞娘的直觉告诉她眼前的就是丈夫无疑,趁盗魁酒醉,意欲与李生会面。结果,李生因为心虚、紧张,幻觉中再次出现了两个怒喝的庄丁,于是惶然退去。两人再次失去了相认的机会。
  三遇
  盗魁购得文房四宝,邀李生挥毫,请爱妾评书——这可是旧人试探、确认身份的好时机啊!此时悬念变得强烈,观众以为夫妻有望团圆了!谁知盗魁狡黠,谎称此女来自秭归,贞娘见李生被谎言蒙蔽,心痛落泪。结果落泪这个细节被李生放大,误以为其行事轻浮,有意撩拨,想激起自己怜爱之心,思前想后,越发觉得此女淫荡,自恨癫狂,自责意乱,从此紧紧关上心门,再不为此女所扰了!此时,观众的期待从峰巅落至谷底,平添忿郁无奈!
  四遇
  贞娘听说官军将剿匪,以为潜逃有望,深夜来寻李生,盼能戳穿窗户纸,夫妻相认。这李生确乎是个一往情深的痴人,深夜不睡,焚香祭妻,让窗外的贞娘万分感动;可他居然将来人当成亡妻鬼魂,强调以妻子死节为荣为傲。贞娘闻言大惊,知两人破镜难圆,自己已无退路。万念俱灰之际,为了免生事端,贞娘索性承认自己是盗魁之妾,惨然退去。再次招来李生不屑和鄙夷。戏到此处,真真出人意表又痛切万分!
  五遇
  盗魁有义,离去前主动提出将妾赐予李生,李生坚辞不受,径自逃走。观众料想从此夫妻天各一方、自保平安了吧!哪知乱兵之中,贞娘为了全李生之命,不惜以自己为饵,惨落敌手。而李生只是痴痴地望着这一切,惊诧莫名。及至回到岳父家中,搞清原委,才知自己犯下了不可挽回的过错……
  这五次相见与误会,逻辑严密、层层勾连、悬念丛生、兴味无穷,我先前以为的难处,正是郑怀兴老师的能处,他化“无”为“有”,用高超的技巧打造了一部满目华彩的心理剧。记得他曾说自己写历史剧是在“历史的缝隙”中寻找灵感,而这个戏,又何尝不是在“文字的缝隙”中开辟了一个辽阔的天地呢!当我表达对此剧的喜爱和赞叹时,他并不以为已写得蛮像样了,从2021年7月19日到28日又马不停蹄修改了十一稿,自述“纯粹的戏,让人难以捉摸,我自己把握也不够准确,就步步深入了”。到2021年8月10日,他发来信息,说“这几天继续推敲中,发现原来草草而就,粗糙得很,可能要做较多的改动……”我意外,戏剧性经营到了这样的境界竟然还嫌“粗糙得很”,这是何等严苛的自我要求!而12日、15日、17日、23日他又发来改稿若干,越发洗炼准确,味道浓郁了。我知郑老师并非精力充沛、用之不尽,更不必说已逾古稀之年,蛮可以放缓节奏,徐徐而行,但他一写戏就激情焕发,全部身心沉浸于戏情戏理之中,一往无前、不遗余力,难怪老天总让他写出征服观众和剧坛的佳作,因为他付出了极度的精诚剀切与极大的生命能量啊!写到此,真想为梦想着一戏成名、一蹴而就的编剧们喝上一声:急什么?编剧状态若不臻极境,难成好戏!

  随着对原作内容突破性的调整,随着对人物心理世界的不断拓宽,纪晓岚笔下这对夫妻完全超越了笔记小说的层次,成为戏曲舞台上全新的艺术形象——李生对亡妻一往情深,爱惜名节,勤于自察、善于自省,严于律己,不可不谓传统意义上的君子,放在当今社会,近乎情感洁癖。他那么顽强地自我约束、自我警醒、自我鞭挞,而那浸透骨髓的君子之风,却导致了天人永隔、让人扼腕的悲剧;当他看清这悲剧、明白一己之愚、凛然出家时,我真想拉住李生追问:先前为何不问一句“可是贞娘”?冲动一次又何妨啊?回头却察觉问得荒唐,问得脱离了人物,性格决定命运,何其无奈……再看贞娘,更不容易,一介弱女,被掳入绿林,期待着有朝一日能被丈夫相救;但终于相遇、非但没有如愿,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冷遇与鄙夷,她天性坚忍,不撞南墙不回头,待生生撞了墙,还要处处为那“墙”着想。丈夫心中所爱,明明是一个死人,是昔日守节的良家妇女。可这爱不但让她感动,还化作一柄利刃,让她宁愿伤了自己、葬送性命,宁愿让丈夫沉醉在那温馨旧梦、念着守贞良人,因为那是她永远回不去的过往呀!及至丈夫遇到危险时,她完全不顾身家性命,只知救夫了!我心疼她,又替她不值,因为她毕竟做了贞节牌坊的共谋,她的善良勇敢除了牺牲自己,并不能够改变那深入骨髓的道德观念……两个人都真、都善,都有突出的精神之美,却落得如此惨境,怎不让人一嗟三叹,掩卷沉思?人啊人,真可爱,真可怜,真难揣测啊!

3月12日上午,《烟波迷月》建组会在福建芳华越剧院举行

  蕴藉丰富的人物,一定会激发读者观众生发不同的个体化解读,作品也因此获得了哲理性和现代性的空间。关于戏的主题,郑老师一位研究文史的朋友读过剧本后,认为这个戏是说“落后的意识形态往往使人错过历史机遇”,而另一位朋友则感觉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自我、本我、超我理论来观照,说李生是精神分析学最好的例证……我想,《烟波迷月》上演之后会迎来更多元的解读,也一定会有人讶异非常:这怎么会是郑怀兴?他那枝写惯大题材的磅礴巨椽,怎么倏忽化成工笔,造就了如此柔肠百转的两个人?

  是啊,我们先前对郑怀兴老师的认知,恐怕远远不是他的全部。而且我坚信,郑怀兴老师的“破格”一旦开始,会饶有兴味地继续下去,因为他太了解当下的戏剧缺失什么、我们的戏曲需要什么了。中国审美如何走向世界,传统艺术怎样面对现代,峭然自立的他在用自己的戏剧实践探寻着,跋涉着……


作者简介
  张泓,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副教授,编剧作品有秦腔《司马迁》、《织梦人》,黄梅戏《金粉世家》、音乐剧《花儿·少年》等。着作有《大武旦王芝泉》《青衣翘楚李炳淑》等。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