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导读:近年来,荔城区人民检察院依法能动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深入推进“保护古树名木,守护木兰风光”特色品牌创建,以“依法严惩+恢复司法+公益诉讼+综合治理”四位一体的生态检察样本持续提升公众对古树名木资源保护意识,引导形成自觉保护古树名木,助推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向好。 项目化管理,锚定保护核心 该院针对前期权责不清、保护不力导致六棵百年古树遭受砍伐的惨痛教训,践行“以我管促都管”公益诉讼监督理念,紧扣古树名木保护核心,牵头七家行政机关及属地镇街制定《开展“保护古树名木,建设生态法治公园”活动实施方案》,实现项目扁平化管理。同时,以生态法治公园建设为契机,将“检察公益生态古树名木保护警示教育基地”“法治宣传走廊”“校外教育实践课堂”等检察、法治元素融入,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 能动化履职,广聚民声民智 该院坚持保护中监督、监督中保护,通过召开检察公开听证会,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代表等各界人士,对被砍伐古树抢救复壮、强化古树名木保护等多方问策,在理清管护职责基础上,向两家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组织专家抢救复壮、养护管理,并以点带面推动开展古树名木普查挂牌。当前,被砍伐古树均已抢救成活发芽,辖区范围内也已普查出古树名木9195棵,经编号、公示后已进入专家论证、挂牌认定阶段。 多样化延伸,注重全面保护 在公益诉讼大专项保护背景下,该院针对在实地走访中发现的部分古树树干缠绕电线、“荔枝王”等珍贵古树周边环境杂乱等问题,启动小专项公益诉讼监督,向三家职能单位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对村民私拉电线清理拆除,对横穿古树电信电缆线重新规划。聚焦部分古树名木遭受病虫危害、地面水泥硬化及在主干钉钉子、悬挂重物等危害生长问题,通过诉前圆桌会议,同相关职能单位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共商保护对策,为古树名木更好生长存活扫清障碍。 制度化规范,聚合共识合力 该院坚持“办理一案,教育一方”理念,在六棵百年古树被砍伐现场设立“检察公益古树名木保护警示教育基地”,以案为鉴直观唤醒古树名木保护认同。结合办案监督,利用大数据多元宣传渠道,强化案件办理成效宣传推介和珍贵古树背后文化价值挖掘运用,引导公众形成自觉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破解单兵作战的能力局限和“九龙治水”的混乱局面,紧扣保护机制建设,牵头公安、法院、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等四部门会签《“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 共建常态长效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打通古树名木保护行政与司法相互协作、互融共通“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