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莆仙戏
王少媛:把莆仙戏发扬光大是我最大的梦想
【发布日期:2023-04-20】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胡龙新】

  

       她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莆仙戏代表性传承人,她就是莆田艺术学校校长王少媛。她深深扎根于“宋元南戏活化石”,对莆仙戏艺术爱得深沉。从一名普通演员到一校之长,她始终保持着一个艺术家的风骨,诠释着中国戏曲的文化自信,让千年莆仙戏代代传承“有戏”。

  她12岁与莆仙戏结缘,15岁登台演出,一直奔忙于台前幕后。担任莆田艺术学校校长后,每逢重要的演出时,她仍然亲自披挂上阵,讲好莆仙戏故事,传承好莆仙戏艺术。

 一眼倾情  扎牢基础

  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莆田各乡镇的莆仙戏演出重新焕发生机,莆仙戏曲处处开花。“我喜爱唱歌,母亲就把我放到仙游县盖尾镇的剧团学习,从那时起,我与莆仙戏结下了深厚的缘份。”王少媛说。
  1978年,仙游县鲤声剧团招收5名正式演员,几百名竞争者,王少媛凭借着声音条件好、模仿能力强,加之对戏曲表演不俗的悟性,顺利考进剧团。
  初入行,没安排到角色,除了练功、跑龙套外,王少媛就去放字幕。“放字幕是个累活,大家不愿干,但我很喜欢,因为多放几次字幕,我就能把整个剧本背下来,还能模仿台上演员的唱腔,揣摩他们对人物形象的精彩塑造。像《团圆之后》《春草闯堂》这些经典的剧本,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背下来的。”她回忆道。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工作,莆仙戏着名导演朱石凤决定收她为入室弟子传艺给她。1985年,王少媛参加莆田市第一届戏剧节,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赋,所扮演《晋宫寒月》中的骊姬获得了巨大成功;1986年晋京演出,她的精彩表演给首都观众和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福建省戏剧界一颗耀眼的新星。就这样,王少媛以日渐自信与娴熟的表演,成为了主角。一路走来,她都一丝不苟,认真对待,用心用情创造好每一个角色,演好每一场戏。此后,她在《长街轶事》《要离与庆忌》《目连》《戏巫记》《乾佑山天书》等多部大戏中担纲主演,不论闺门、青衣、花旦、小旦、老旦、泼旦,她都统统扮演,硬是练出一身多角色人物形象扮演的扎实功底,为日后的艺术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路艰辛  勇夺梅花

  在排练场上,王少媛有一股犟劲。对每个表情动作,她总是认真推敲,反复排练,唱不到位不算数,演不到家绝不罢休。1998年,仙游县鲤声剧团获邀前往台湾文化交流中心演出,后有福建古老剧种晋京展演。团里决定采取封闭式训练,出演的人集体待在乡村大礼堂长达半年之久。其间总共排演八个戏,她一个人就演了七个主角。莆仙戏《叶李娘》剧目也在其列,全剧七场,她扮演的叶李娘演了六场戏,其中击鼓和负枷两场戏的表演难度特别高,而且都有大唱段,她不畏艰难,练得全身青一块、紫一块,有时连蹲下去都感到困难。从贤淑勤劳、织布、跋山涉水,一路演到做寿衣、告御状、滚铁钉板、负枷,整部戏一小时五十分钟,她一个人就演了一个半小时。

  

王少媛在莆仙戏《叶李娘》中扮演叶李娘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少媛舍命演活了“叶李娘”,在晋京展演中,得到了首都观众、专家和评委高度好评,并“一跃龙门”登上了中国戏剧“梅花奖”的领奖台,成了莆仙戏历史上的第一朵梅花。
  有人说,她的表演就像叶李娘织绵一样,不落一针一线,完整细腻。四十多年来,正是源于这份对艺术的坚守,她一步一个脚印,把对莆仙戏这门艺术的尊重与爱恋刻在了莆仙大地上。



  王少媛在莆仙戏《樊梨花》中的扮相

  一线坚守  以戏为命
  “莆仙戏有着千年的历史,有着千锤百炼的艺术精髓,有着地方传统文化独有的韵味,让更多的人爱上莆仙戏,这需要很好地传播交流。”王少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担任莆仙戏剧院院长、莆田市戏剧家协会主席期间,她组织剧院赴北京、上海、沈阳等地交流演出,出演了《妈祖》《萧太后》《叶李娘》《樊梨花》《柳氏》等多部剧目;还出访法国巴黎第五届中国戏曲节,台湾“福建文化宝岛校园行”,香港第九届中国戏曲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演出,并开展莆仙戏艺术讲座等文化交流活动,受到海外华侨华人高度赞誉。她希望通过这样形式,把莆仙戏传得更远、更广,让更多的海内外莆田人爱上莆仙戏,记住乡音,留住乡愁,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王少媛说:“创作好剧目和角色,好戏好角,不间断地外出交流,下基层、进校园,影响一定是巨大的,受众一定是更年轻化的。”她以“戏”为命,以“台”为家,常年恪尽职守地奋斗在舞台第一线,下乡村、进校园,演出千场,受众达200万人次,让更多的年轻人津津乐道“莆仙戏原来这么美”。
  一片痴心  传承有戏
  2003年,王少媛告别舞台一线,来到莆田艺术学校任校长,肩负起哺育莆仙戏新人的责任,用另外一种方式诠释着自己对莆仙戏的挚爱,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片真情。

  2018-2019年,为解决学校独立办学,探索一条适合莆仙戏传承、符合文旅产业发展的办学道路,王少媛带领全体教师深入基层、深入民间、深入剧团、深入群众,进行大量的走访调查、座谈交流,征集人才培养需求建议100余条。他们先后走访福建省艺术职业学院、厦门艺术学校、泉州艺术学校、福州市艺术学校等院校,与省内艺术院校就办学经验分享,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学科建设等进行学习交流,对标职业教育法,设置了戏曲表演、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社会文化艺术、工艺美术5个专业,精准定位了学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至今,王少媛秉持着“精专特”的办学理念,求真务实,精业当家,把莆仙戏“一个班”发展到“一个校”。现有23个教学班,580余名在校生。

王少媛在指导学生练习莆仙戏动作

  王少媛当校长很忙,但给学生上课,她从不落下一节。她说:“我总有一种紧迫感,想尽快把自己的全部所学教给年轻人,让莆仙戏能够一代接着一代流传下去;让这个古老的剧种能够发扬光大,这就是我一生最大的梦想!作为传承人来说,我就是要尽心尽力,把自己拥有的一切表演艺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追求。”王少媛精心教学,只为传承,为莆仙戏优秀人才的储备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笔。她先后培养了200多位戏剧新苗,指导学生参加戏曲比赛屡屡获奖。2022年,她培养的莆仙戏学生林嘉亮考上了中国戏曲学院,这是莆仙戏人才培养历史上第一位戏曲本科生。
  在王少媛的办公室里,一直挂着一件青衣的戏服。闲暇之余,她常穿上它练练水袖,不荒废、不懈怠,守护莆仙戏人才培养的摇篮,呵护年轻一代的成长。
  从1979年登台至今,王少媛面对荣誉没有自傲,几十年如一日,对艺术孜孜以求、对学生严管厚爱,脑海里只有奉献,培养新人,力推新作,把莆仙戏发扬光大。她的信念与执着如同一艘巨轮,正迎着新时代的风潮,扬帆远航。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