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派出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打造木兰溪畔美丽“枫”景
【发布日期:2023-04-23】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陈明尾 通讯员 张昀】
近年来,华亭派出所以创建“木兰溪畔最美‘枫’景派出所”为立足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0年以来,华亭派出所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省级“五一先锋号”等荣誉称号。2022年12月,华亭派出所被命名为全省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触角延伸 多元化解矛盾
华亭镇下辖3个社区、32个行政村,地域范围广,园区企业众多,流动人口多,治安情况复杂。
华亭派出所根据辖区矛盾纠纷特点,建立多元化矛盾调处化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确保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2022年以来,辖区共联合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56起,同比下降54.9%,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依托“信息网+铁脚板”。华亭派出所持续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有效整合社区多元力量,形成了以社区民警、社区干部、网格员、巡防队员为点的信息安全网络。辖区有任何“风吹草动”,社区民警都能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在前。
以民警的“铁脚板”踏实基础工作,开展矛盾纠纷“铺网”排查,有效避免“民转刑”案件发生。2023年2月,社区民警陈凌宇在下乡过程中,正巧遇到村民陈某太与陈某亮因土地纠纷争吵不断。陈凌宇了解此事缘由后,认真倾听双方诉求,通过情、理、法相结合,最终成功做通双方当事人思想工作,现场化解了这一场矛盾纠纷。
依托“1+N”多元调处机制。华亭派出所充分整合街道、司法所以及律师等资源,实现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的有机结合,形成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023年1月,华林园区一员工意外死亡,公司与员工家属因赔偿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社区民警黄圣了解到情况后,立即联合华林园区管委会以及驻镇街律师,启动“1+N”多元调解机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将纠纷平息了。
聚焦改革 提升警务效能
建立高效勤务模式。华亭派出所以“释放警务潜能,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依托“两队一室”,突出综合指挥室指挥引领作用,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的防范和打击深度结合,实现动态布警、弹性用警,聚力提质增效,大大提高见警率、破案率。
群防力量共管共治。华亭派出所发动辖区35个网格的巡逻员、35个村居治保会、731个平安志愿者力量,开展联合巡逻、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织密织牢治安防控安全网。2022年以来,共开展联合清查整治行动20余次,出动警力200余人次,排查消除隐患30余处。
高质服务 力争群众满意
深化“放管服”改革。华亭派出所以“一窗通办”为理念,针对户政、治安、交警、出入境等多警种业务,采用“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网通办”运行机制,推行“一码通”便民服务,通过手机扫码便可了解业务办理所需材料,让群众享受便捷高效的公安政务服务。
关注特殊群体需求。结合辖区实际,华亭派出所推出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上门办证、送证上门、开通学生绿色通道等便民利民举措,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2022年以来,共上门办证50余人次,服务学生300余人次,一窗通办出入境、交警、海防业务100余件,获得辖区群众一致好评。
倾听民意促发展。华亭派出所定期组织开展民警挂钩联系社区(村)工作,主动下沉村居召开警民恳谈会,广泛征求辖区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2022年以来,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0余条。社区民警黄圣根据园区企业提供的意见,创新推出企业“黑名单”制度,截至目前,已通报无理取闹、多次打架和影响企业生产人员黑名单共计5人,有力压降园区警情数,为企业的良好发展保驾护航。
扎紧“篱笆” 打造规范执法
结合日常案件审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一些典型执法过错案件问题,华亭派出所定期召开评析会,以案析法,树立典型,鞭策后进,避免类似问题重复发生,全面提升办案民警执法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民警的业务素质,发挥公安队伍“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华亭派出所组织“拜师结对”仪式,充分发挥优秀老民警的表率作用和业务骨干的引领作用,共同帮助青年民警全面熟悉公安业务,尽早成为侦查破案、群众工作、执法办案等方面的行家里手。
|
我市全力以赴防御台风“丹娜丝”
荔林水乡 夜绽华光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