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老人的健康管理,很多老年人因年岁渐长,对事情判断变得不够准确,所以需要儿孙们在必要时帮助他们做出决断。 尤其在就医这件事上,老人身体不舒服,常等到孩子下班再说。没住一起的想等到周末再告诉他们,结果就是这么等一等、忍一忍,结果就朝着糟糕的方向发展。在《福建省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中,就曾明确提出要加强预防保健,完善老年人健康管理,探索健全“防、治、管”相结合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模式。 那么,老年人什么时候应该积极就医,怎么就医才能更好地得到救治呢?听听省立医院老年医学科林帆主任医师怎么说。 出现以下情况别等待 01 胸口闷痛、上腹痛 冠心病心绞痛是威胁生命的急症,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如果活动后出现胸闷、胸痛症状超过20分钟且不能缓解,要立即就医。 除了胸口闷痛,还有不少心绞痛患者会表现为上腹痛。这种情况需要和胃疼区别开来。 一般老胃病患者出现腹痛,服药一段时间后会缓解。 如果用药后没缓解,或者从未出现过上腹疼痛的症状,疼痛超过半小时未缓解,且伴随呼吸急促、出汗、虚弱等症状时,建议立即就诊。 02 言语不清、口角歪斜、手脚不能动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很可能是中风的表现,需要立即就诊。当然,有时候中风表现得比较隐秘和具有欺骗性。 如果老人有出现过手脚麻木、无力,或暂时的视物模糊、重影,也应当引起重视,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更要立即就医。 03 黑便 大便带血或出现柏油样的黑便,很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征兆。 特别是有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有出血倾向的药物时,出血可能性会更大。 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消化道溃疡、肿瘤的情况。 04 乏力、食欲减退、一动就累 以上症状通常是会威胁到老人生命的急症、重症。其实还有一类症状很容易被老人或子女忽视,那就是乏力、食欲减退、一动就累。 它看似是因年龄增长引发的正常现象,其实背后可能隐藏着肺炎、泌尿系统感染、慢性心脏衰竭等多种疾病。 如果老人确实有这类情况出现,应当要及时去排查。 注意这几点 看病少走弯路 01给老人制备病史小卡片 作为子女平时要未雨绸缪,将老人的用药、所患疾病名称、血型、家属联系方式等情况记录在病史小卡片上,并随时更新,以备不时之需。 02 随身携带病史小卡片 老人日常外出,最好能将此病史小卡片随身携带,如果在路上发生意外,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给医生提供有用信息,尽快实施抢救。 03帮长辈提前预约挂号 现在多数医院就诊都需要提前网络或者电话预约,如果老人自己操作有困难,子女应提前帮助老人预约好,减少就诊可能带来的麻烦。 04 就医带足药品和检查资料 不少基层老年患者费尽周折找到三甲医院的大专家看诊,结果医生想看报告单,患者却一张也拿不出来。 问起患者近期用的药物名称,有些人只能用形状、颜色来形容。 但是医生通常需要查阅患者一段时间的检查报告,才能对病情有个比较全面的把握。 如了解先前以及目前正在服用的药物,才能判断药物治疗是否有效,并以此为依据对治疗方案进行微调。 老年患者或家属日常要将病历本、各种检查报告单整理装订,就医时提供的资料越完整越好,这对于提高看病效率有很大帮助。 05 患病种类多可去老年科就诊 很多老人同时患有多系统疾病,发病时习惯一种疾病去一个科室就诊。 如果科室医生在问诊时没有兼顾到老年性疾病的特点,仅仅就病论病,有可能导致不恰当多重用药。 多重用药是指一位患者同时应用5种以上的药物,这在罹患多种疾病的老年人中非常常见,会增加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与药物、药物与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老人多有心血管疾病,在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时,就可能出现黑便,这是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 这时候应该从整体病情出发,充分权衡利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老年疾病治疗不是单一疾病诊治的简单叠加,老年科医生在治疗老年性疾病上会更具备以人为本的全局观念。 如果老年患者疾病多,建议去临床专科就诊后,再去大医院的老年科或全科医学科看看,对病情进行综合管理。
(林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