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李兄写过一首短诗《钱四娘》:“你用爱的光影/堆砌起了明媚的新绿和花朵/篝火将你拥抱,河流分娩的时候/你完成了一次与历史的交接/你向万物挥洒清辉,你的事迹在扩散/倾尽家财的光与热/成为一寸寸的温暖//一个人的一生何其短暂/一条溪的历史何其辽阔/你将自己掷成水声/你将一腔的热爱/化成木兰陂上不绝的乐曲//岸上,多少往事变成了花骨朵/而你是其间最明亮的一朵/你的光芒,喂养着富庶的鱼米之乡/春水初涨,如你的新妆/让赶来赴约的人惊叹不已”。
在李宏之前,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长乐人钱四娘,携十万白银,筑陂于将军岩下未成,痛而殉溪,年仅十八岁。其乡人林从世接力,改建于温泉口,也以失败告终。钱、林的失利,为后来李宏的修建成功,积累了经验教训。
在僧人冯智日指导下,李宏吸取钱、林教训,在两次陂址之间选择溪流较阔缓的木兰山前施工筑陂。 木兰陂的筑成,凝聚了众人的心血和力量。也许是钱四娘年纪轻轻就有大爱筑陂善举和公而忘私精神,后人一直念念不忘,钱四娘也被封为“妃”,新度也建有“香山宫”以怀念她。也因此,一谈到木兰陂,必提钱四娘;一说钱四娘,莆田人就会想到莆田的母亲河木兰溪。 我曾归纳莆田古代有“四大女神”,钱四娘是其中之一。“女神”之首,必是妈祖林默娘。另一位是陈四娘,即东庄的陈靖姑——妇幼保护神。还有一位是吴四娘,仙游信奉的吴圣天妃,为当地群众造桥、修路、医病。这“四大女神”虽不全是莆田人,但都造福莆田人,莆田人世代感念她们大德。
宽阔的溪面,如同巨面绿镜,微风吹来,波光粼粼,前来研学的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水面,兴奋地脱口而出:“好漂亮的海!”
树下是草坪,有相约在溪边晒着暖阳泡茶的,有家长带着孩子在草坪上野餐的,尽享着这一方水带来的幸福时光。 木兰陂的配套工程很多,最核心的非这座千年的陂莫属。陂上的石墩、石槽和陂面的石条,几经岁月沧桑,磨出柔和的金属光。 一溪春水从陂的西面漫过水闸,倾泻而下,浪花四溅,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十分壮观,追逐着太阳的光,一直奔流入海。 从陂的北侧走到陂的南侧,通过回澜桥,上面是木兰陂纪念馆,原来应该是座建于宋代的庙,也是文物保护单位。可惜平时都不开门,管理员说是因为没有人员管理,所以不开放。他说今天是有研学团队来,提前预约了,才临时开放。 我来过木兰陂几次,也是第一次进入,算是托小朋友们的福。我想木兰陂公园都建好后,纪念馆应该会常态化开放,至少节假日可以开放,方便游客参观。
广场上还立着两块石碑,记录着1973年和1999年的两次特大洪水,1999年的那场洪水水位一度高于木兰陂顶5.11米。我记得那场洪水,老家的房子被淹了半层,屋侧的猪舍被水没过屋顶。家里养的那头母猪也赶到家里的楼梯上避险。木兰溪改弯取直后,就再也没有遭遇过洪灾之害。
我要沿着堤坝去寻木兰温泉踪迹。记得上小学时,每年冬天,我会跟着父亲步行老远一段路,才来到这处免费的天然温泉池泡温泉。后来长大一些,便和小伙伴们骑着自行车泡温泉。据说这个天然温泉池也有近千年历史,由当地村民自发修建,最早是没有围墙的,而且也只有男人才能泡。 这个温泉眼泉温、硫磺含量都很高,味道较大,但附近村庄的人都很爱去,他们认为只要在这个池子里烫一烫,什么皮肤病都不会有,他们把这个温泉池视为上天赐予的神泉。 我应该有三十年没去过这个温泉了,一直想再去看一看,但由于城市变迁,我已忘记了位置,好在智洪兄发来定位,才知原来距离木兰陂只有几百米之近。这三十年间,温泉池有改建,与三十年前的模样相差很多,门口的那些扁食、豆丸、炝肉店也已经没有了。那家用推车出摊的豆丸炝肉汤,倒是一下子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那时,走几里地,烫个温泉,再吃一碗豆丸汤,简直幸福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