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乡亲就要和和气气,有问题要坐下来好好商量。”3月8日上午,在秀屿区月塘镇东潘社区“幸福婚姻驿站”调解室,只见几位穿着红马甲的女同志围坐一起,对社区居民潘某进行耐心劝导,原来她们是镇巾帼服务队的队员们正在调解一起邻里纠纷,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她们用特别的方式庆祝第113个“国际妇女节”。 2022年初,为发挥“女性半边天”作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由月塘镇妇联牵头组织,在11个村居分别成立巾帼服务队,大家称之为“红飘带”调解队。调解队借女性细心、耐心、善于沟通的特点,积极参与矛盾纠纷、信访案件化解等工作,探索创新“妇联+”社会治理新模式。 日前,砺山村李某一家特地送锦旗到村部向“红飘带”调解队的志愿者们致谢。原来此前,李某因与邻居公共道路纠纷积怨甚深,虽多次向12345平台、信访部门反映,也经镇村多次介入调解,但因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一直调解未果,致使矛盾不断激化升级,邻里关系一度达到冰点。 镇巾帼服务队通过平时走访,得知纠纷双方男主人性格都较冲动、偏激固执,而两家的女人相对比较冷静、克制,且在家庭中都有一定的地位和话语权。在把准这个脉搏后,她们便决定先说服双方当事人的妻子,再由他们的妻子去做自己丈夫的思想工作。就这样前后经过10多次的上门协调,最终让矛盾双方握手言和。 每当说起这件事,镇巾帼服务队总队长、妇联主席陈丽平就觉得很有成就感。据介绍,巾帼服务队的队员是清一色的“娘子军”,除了镇妇联干部、社区妇女主任、女“三官一律”外,还包括女教师、女志愿者等。她们大多40岁左右,阅历较丰富,共情能力强,在化解矛盾纠纷时,善于从表情、神态、言谈、举止等的微妙变化中捕捉到她们的心理动态,从而不失时机地引导对方敞开心扉…… 据介绍,“红飘带”调解队成立一年多以来,已成功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共计20余起,帮助多个家庭、邻里重建和谐关系,为保一方平安贡献巾帼智慧力量,得到广大干群及上级领导的高度赞赏。如今,“红飘带”调解队志愿者们仍穿梭于大街小巷,扬法治,化纠纷,促和谐,这支巾帼服务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妇女能顶“半边天”。下一步,月塘镇将不断完善“红飘带”调解队组织架构,加强工作业务培训,实现调解专业化、宣传全面化,夯实社区和谐稳定的基石,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走深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