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法治
陈伟宁:“未”爱行动,护“未”成长
【发布日期:2023-06-20】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陈明尾 通讯员 陈希慧】

   相比于其他人,身为刑侦民警的他,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却十分“特别”。他专注在打拐工作上,为省市甚至全国的走失或被拐儿童寻回亲人;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他深钻“护苗”预警模式,推动多部门共同合力,让未成年犯罪止于未发。他就是陈伟宁,现任莆田市公安局城厢分局刑侦大队情报信息中队中队长。因工作成效突出,他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4次,获评全国情报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福建省金牌工匠、全省公安系统刑侦缉捕逃犯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入选全国刑事情报研判“111 人才工程”专家人才库。


   世间至爱是“团圆”


   孩子,是父母的全部。孩子被拐卖,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灭顶之灾。2021年,公安部部署开展“团圆行动”,并召集全国各地的优秀刑事技术人才开展专项会战。陈伟宁就是其中一位。他把“为老百姓找回被拐、失踪多年孩子”当成目标,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打拐精神,充分发挥数据支撑引领实战的重要作用,积极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开展寻亲工作,成就更多家庭的幸福团圆之梦。

   会战初始并不顺利。在茫茫的数据和案件中,陈伟宁发现年龄越小的被拐孩子,特别是3岁以下的被拐儿童,脸部特征较为雷同,无明显特征点,长大后相貌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寻回的可能性也相对较低。

   “总不能就这样放弃吧,那么多个家庭饱尝离别之苦,若是能有一种方法,让更多被拐儿童被找到就好了。”陈伟宁不禁思考着。他开始刻苦钻研人像识别,调整侦查逻辑思路,翻阅大量文献,研究遗传基因理论,反复实践验证。终于,他发现被拐儿童的父母及同胞兄妹的遗传型相貌可在寻亲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原先总结的战法基础上,他首创出“跨年龄父母同胞遗传性相貌比对法”,运用“跨年龄人像比对法”对涉拐案件及被拐儿童进行全面研判。

   在一起数十年前的拐卖案件中,案卷中仅有一张极为模糊的1个月大的婴幼儿照片、一条案情说明,单一的线索让这起被拐案件看似与“团圆”遥遥无期,但陈伟宁却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运用研发出的多种战法,经过数月的攻坚,终于为这个家庭寻回了被拐多年的孩子。当看到孩子和亲生父母泪目相认的时候,陈伟宁也忍不住露出欣慰的笑容。

   自会战以来,他共找回被拐儿童75名,帮助75个家庭实现了团圆,工作成效受到公安部、省厅、市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范围内被通报表彰。


   特殊的“护苗”预警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陈伟宁带领多维融合中心团队针对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治理难题,秉承“更新理念、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服务实战”工作思路,开拓创新“护苗行动”,由案后打击向案前预警提升,推动实现城厢地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打击遏制和长效治理,取得丰硕的战果。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涉及的高发案别,如盗窃、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分类建库,根据嫌疑人的犯罪特点,搭建出涉及未成年群体的多个预警模型,依托智能系统进行精准案前预警。自模型运行以来,共成功预警325人次,抓获震慑外地来莆、莆田本地未成年违法犯罪178人,实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止于未发”的良好防控成效。

   光靠打击处理,并不能彻底解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痛点难点问题。“如果我们能提前掌握到可能会误入歧途的孩子,是不是就能将他们及时引回到正途上?”陈伟宁开始深度钻研,将重心转向未成年人的事前挽救工作。他仔细分析了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带领团队搭建“不放心”未成年人风险评估数据模型,摸排出隐性辍学、失学、无业不良少年群体。推动成立由社区民警、校领导、妇联、关委会等力量组成的帮教管控小组,对这些隐性少年群体实行定期上门走访、谈心谈话、教育感化,落实帮扶、救治措施。截至目前,提前干预帮助不放心未成年人436人,民警落实精准跟踪帮教,推动良性转化,让这些不良少年们转变心态,正常回归社会和学校。


   带动更多人一同“爱苗”


   陈伟宁通过实践不断提炼总结出的多种战法,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工作成绩突出,他也被聘为福建警察学院客座高级教官,吸引了省内外各地的民警和公安院校学员,请教学习关于青少年犯罪及打拐工作的经验做法。

   近年来,陈伟宁以“练兵标兵工作室”“陈伟宁科技工作室”为载体,规划战训机制、举办专题培训、定期开展交流、实战场景研判及师带徒等模式,带动各警种部门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共同钻研和推动。今年3月份,陈伟宁和团队民警通过预警发现3个未成年人在动车站出现,存在极高的违法犯罪可能性。他们立即联动秀屿分局,随后发现3人乘坐公交车前往市区。正在这3名未成年人在市区四下寻找时机,准备盗窃一辆摩托车去踩点时,陈伟宁和同事“从天而降”,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而这3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也被扼杀在“摇篮”中。

   在陈伟宁的努力下,分局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打拐能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能手,深化智慧警务应用,智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今年以来,全区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警情环比下降39.5%,抓获未成年人环比下降32.8%,流窜作案环比下降14.8%,重复作案环比下降50%,助力分局在未成年人保护和关爱机制上,夯实“联”的基础,坚持“防”的根本,抓住“治”的关键。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