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座山,位于仙游县西北七十里(今西苑乡凤顶村),是一个老幼妇孺皆知的神秘之地。《闽书》“九座山”条目极尽赞美之词,称道“九座山,山最高。循岭三十五里,得平坦地五里,院当其要,九峰横前,中一峰濙碧照耀,俨如立笋也。是山有盘髻峰,中多嘉禾异卉,宋淳熙间古杉著花,臭如幽兰,芬馥绝异。” 清康熙《仙游县志》亦作如是说:九座山,重峦叠嶂,巍然高耸者,凡有九,故名。旧经谓:八峰环绕一峰,故名九座。面如凤展翅,亦名凤山。宋《志》此山为仙邑众山之祖。《府志·山川考》列之于首,盖以此名。 而龙湫,俗呼龙潭,位于九座寺西边的九云山下,大约有六七里的路程。这是许多人在史籍上只闻其名,而未临其境的地方。《闽书》《仙游县志》均称:“九云山,去院(即九座山太平院)七里,下有灵湫,祈雨多验。” 县尉黄岩孙《仙溪志》记载正觉禅师(又称九座佛)常在龙潭洗浴,“院西有龙潭,师每浴,水必暖,若有司其事者。一日,至则水冷,俄闻山中有鞭棰号泣之声,自后不复浴矣。由是四方倾慕,祷祈雨泽,叩祸福事,必验。” 去年,我所在的兴趣小组中一位文博志士获得了一本《九座寺开科语录》秘籍,类似寺志的抄本复印件,于是他多次往返九座山,开始研究九座寺的形成及历史延续。我们是他的粉丝,也是拥戴者,自然围在其身边摇旗呐喊,希望他早出成果。 九座寺是一个神话般的古寺,传说这里是东南一带少林武术的发祥地,古代许多历史文献提到九座寺开山祖师僧智广,唐咸通六年(865年)卜庵于九座山,初名太平院。九座寺西边有无尘塔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乾符中赐额,蔡襄书匾。外有锡杖泉、彻云涧、龙潭、透龙石、伏蝶岩诸胜,皆智广遗迹,明嘉靖壬午(1522年)毁于火。万历甲申(1584年)僧意空复大殿,戊子(1588年)重建。清康熙已亥(1719年)僧慧亮重修。 正觉祖师曾经眷恋的龙潭、透龙石等遗迹究竟在哪里? 为了寻找这些古迹,摄影师赵贺民先生前期做了大量的调查访问,并为此行作了精心安排,终于让我们在炎夏七月如约登上了寻宝之路。 龙潭纪行那天我们信心满满的,一大早就从县城里出发,行车一个小时便抵达了如诗如画的九座山下。下车伊始,早有当地的文史研究者戴子农、郑庆金先生在村口等候,一番寒暄之后我们便在主人的引领下向九云山方向行进。车驶进了通往“十八股头”方向的一个岔路口停了下来,我们开始用双脚丈量土地。 参加本次考察活动的有考古大咖仙游阿郎、摄影师赵贺民、东湖侠士,戴子农老师和我。刚起步时隐约还能看到前方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在脚下延伸,走着走着路渐渐被荒草湮没了,我们一行在浩瀚的林海中漂移着。还好前方已有两位向导在开路,他们一个肩背除草机左旋右转沙沙地割草,一个挥舞着明晃晃的柴刀修剪挡路的荆棘扪萝。我们走走停停,一步一步地向纵深挺进。 最先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据说很早以前废弃的尼庵,遗址上还残留着高达8米、长约26米的杂石堆砌的寨墙和崩塌的土墙,附近存有一座简易的清代九座山和尚合葬墓,墓主为元瑞和尚、智金禅师,墓碑尚在,遗憾的是墓圹早已被人掏空了。我们分工对这些寨墙和土墙进行丈量、记录、拍照,尔后又继续摸索前进。 接下来的山路有点陡峭,几乎全是我们用脚踩踏出来的,途中时而杂树遮眼,时而乱石绊脚,稍不留神就会被荆棘树藤划伤。放眼处可见溪涧欢唱,耳边蝉鸣嘶躁,恍如无人之境。约过了半个钟头的工夫,我们终于来到了一片开阔地,一道山涧横在眼前,泉声淙淙,山风拂拂,峡谷里巨石堆积如山。带路的向导说,这里可就是龙潭了。两位向导年龄相差一岁,虽年届古稀,但身材结实,精神矍铄,活似一棵不老松。到了目的地,他俩仍然不停地忙活着,为我们清障、辟路、搭架子。 据多种方志记载,龙潭是正觉法师最初的寻真之处,有的称之为“旧庵”,有别于咸通六年创建的九座太平院。 宋代兴化县令吴无求曾不辞辛劳与隐士陈易、林成章、龙纪寺僧永端一路奔波来到龙潭拜谒正觉禅师遗迹,并留下一方题记(位于菜溪岩飞来石下):“邑令吴无求,以事至香山,邀陈体常(即陈易)、林成章,谒九座正觉禅师,诣无尘塔,获香三粒。观龙潭,由东岩以归,过蔡溪岩。时元佑戊辰(1088年)八月二十有九日,住龙纪僧永端与焉。”宋《仙溪志》、明《八闽通志》、《兴化府志》以及《仙游县志》均作了记载。 《仙溪志》载:“九座禅师,名智广,姓陈,县西留坡(今仙游县度尾镇帽山村)人,唐元和二年(807年)生。”咸通六年(865年),智广禅师始卜庵于九座山之东端,坐石龛中。有巨蟒侧睨,师端坐无怖色,蟒乃去。又有异人作礼,献双木履,师受之,其后观者竞啮其屑而归,以为祥异,遂于岩西立院,院西有龙潭,师每浴,水必暖,若有司其事者。“《府志》称智广为九座佛也。 又《八闽通志》载: “龙潭。彻云涧北上,跻险扪萝,不啻五里,却入涧中。巨石之下,宽余一丈,深二三尺,水湛而清,旁有阴窦,莫测深浅,岁旱祷,应答如响。透龙石。潭北有大石,中断如截,旧传尝岁旱,龙蛰其中,智广叱之,透石而去,故名。 从《通志》记载中,我们推测眼前看到的这就是古今游客们梦寐以求而未能亲临的龙潭。龙潭西岸边尚存一座荒废何年的古寺庙遗址,四根八楞粗壮的石柱、两根方形石柱巍然挺立在废墟上,大殿中央地上有一道石雕祭台,雕工精细,门前五个石台阶依次向龙潭延伸,显然这是一个年代旷远的古代建筑物,耆老相传此为“龙王庙”,但缺少文字依据。若从历代文献记载中可以判断此处应为民众祈雨的“正觉庵”。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若逢大旱,万民心焦,于是祈雨便是农民的头等大事,向天、向龙王、向正觉大师祈降雨泽,而九座寺龙潭祈雨应验,所以每逢大旱之年,远近的民众纷纷拥至龙潭。旧志载:传昔大旱,龙蛰其中,智广禅师叱之,龙破石出,须臾雨注。石镌云:宣宗复教,正觉还旧庵,乡人见二龙飞入其山,潜此久矣。 又据《仙游县志》记载:普济庙在朝京门内。神本邑留坡人,姓陈名智广。修真于九座,祷雨于邑中,后示寂于香田里琼峰。相传为龙树王降世,每行有十二影及铁钵白犬相随。祷雨有功,唐乾符赐额。赐封慈应侯,乾宁中赐谥正觉。宋乾符六年诏仍唐封,崇宁中赐塔。绍兴元年以本军旱,祈雨屡应,改封普济侯,今祈雨必设坛于此。自正觉大师被加封“普济”之后,仙游境内多处建有“普济庙”祀奉正觉禅师,九座“龙王庙”原为祈雨处,隆兴元年后或改建为“普济庙”。 龙潭巨石之下一泓澄碧,湛蓝而清。潭之北有大石中断,形如刀截,故有透龙石之名。今透龙石壁上留有字迹,因为苔藓覆盖,单凭肉眼是辨认不清的。于是我们就地取材,搭了个架子攀援上去,用三棵小树扎成一个架梯,一向导站在水中扶架子,阿郎、东湖侠士轮流攀崖剔除苔藓,果然岩石上端端正正竖刻“宴坐石”三个字,字底下雕刻莲花图案衬托。所谓“宴坐”,原指静坐,佛教指坐禅,词语来源于宋人沈括《梦溪笔谈》中“龙湫宴坐”。如此看来,当年正觉禅师就是坐在这块石头上与天地对话。 与“宴坐石”相望的对面亦有一处石刻,我们用了同样的方法轻易获取了镌刻在岩壁上的铭文,全文19字,释文:稽首正觉,利物无边。灵云一雨,助我丰年。公议题。“稽首”,指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首句“稽首正觉”,乃祈雨时信众虔诚呼唤正觉祖师名号,第三句“灵云一雨”,因龙潭所在地为九云山,故有“灵云”之词,祈请九云山神灵保佑,天赐雨泽,保四方百姓五谷丰登。诗人张明昭先生解释说:“灵云一雨”应是双关义,其一:结合“助我丰年”,可知有祈雨成功之义;其二:又是佛教用语,佛教经常以“一雨”喻教法,《金刚三昧经·序品》:“犹如一雨润,众草皆悉荣,随其性各异。” 唐皎然《听素法师讲法华经》诗:“应机如一雨,谁不涤心尘。” 《仙溪志》曾记载隆兴元年(1163年),兴化府三县遭遇大旱,“祈祷雨屡有灵应,加封普济”。由此可见,龙潭岸边的废墟即宋代“普济庙”遗址,距今约有860年。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是非真伪,有待专业考古专家及文史研究者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