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俗称“七月半”。莆田非常重视这个民俗节日。 中元过节礼仪很有讲究。其意义有二,一是祭奠列祖列宗(公妈),传承孝义。二是普度亡灵,净化故土灵气,让逝者找到回家的路,荫佑子孙,让孤魂野鬼吃饱喝好口袋装满,免得祸害阳间,令戾气远遁。中元节即百姓口中“祭鬼节”。值得一提的是,在莆台商尤为重视中元节,其祭奠规模不亚于甚至超越莆田人。 莆田中元节,一般从农历七月十一、十二开始,选材、购物、烹饪、摆放,皆有讲究,仪式感强烈,不得马虎对待。置红漆八仙桌一二张,按大中小盘秩序摆放,前二排,鱿鱼、荔枝肉、海蛏、五花卤肉、桂花鱼、卤猪脚、清蒸对虾等大盘菜呈上,三排中盘盛装米糕、金粿、桂圆、白粿等,四排小蝶宜装些瓜仁、红枣、杏仁、山楂、红菇、橄榄等,五排小碗盛米饭和芥菜(橄榄菜)等,香炉后置,焚三炷香,嘴上念念叨叨,祈祷许愿,作揖打拱,烧冥钱贡银若干,打发公妈。总之,中元节是一个承上启下祈求安康顺意民心的民俗节日。 七月十三日,即便再忙,家人均需举行祭奠仪式,迎“历代公妈”回家,七月底,吃饱喝足玩得爽快的公妈们打马回府,归顺地朝,中元节才算结束。 莆田中元节,已出嫁的女儿,如娘家双亲皆故或亡故一人,必须回娘家哭奠“送纸”,若工作繁忙抽身不出,可托娘家人一同购物,无论钱多钱少,即便一块钱,女儿也须及时归还,人到诚心也一定到,否则,娘家人只当其没来。祭奠临了,出嫁女儿饱吃一碗米粉,才可返家。 莆田中元节,也有禁忌,娘家父母健在,出嫁女儿万万不可回娘家省亲;二忌,祭奠公妈,切忌筷子竖插于供品中央。 莆田中元节,家家户户吃金粿。金粿做法简单易学,取半斤糯米粉,放少量糖,碱水(金水)搅拌,至无颗粒状,倒入铺有银纸的盘子,冷水上锅,温火慢蒸四十五分钟左右,取出放凉,颜色金黄,十分悦目,“金粿”始成,以线割匀,分成小块,入舌,爽朗嫩滑,清甜可口,极具地方特色。金粿亦可油炸,佐以沙拉酱,别具风味。 莆田民谣云:初九初十,金水滴滴;十一十二,金粿尝味;十三十四,挑来挑去。金粿的地位在中元节里,不可小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