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晚,我在中央电视台《山水间的家》栏目看到节目主持人撒贝宁带领山水小分队人员到莆田市双福村接“福” 的节目,看了让人引人入胜,韵味无穷。他们化身“新村民” 深度体验水上摘荔枝、水中赏美景、水边品美食、欢庆荔枝节等活动。你瞧!主持人撒贝宁带领山水小分队的祝勇、蓝盈莹跟当地的村民分别攀登高树摘荔枝、攀爬高竹梯摘荔枝、乘船水上摘荔枝的场景,就像看电视剧一样精彩绝伦,扣人心弦。还跟着当地村民小朋友玩起了“荔枝核陀螺”,还做了“荔枝小灯笼” 游戏,妙不可言,让我回忆起小时候在家乡爬树摘荔枝,做荔枝小灯笼,玩荔枝核陀螺游戏,朝花夕拾的童年往事。 小时候,哥哥姐姐手把手教着我做“荔枝灯笼”; 跟小伙伴们一起玩荔枝核陀螺游戏的童年往事,妙趣横生,至今还难以忘怀。长大了投笔从戎,离开家乡半个多世纪了,现身在异乡,沉甸甸的思乡之情,随着儿时的“荔枝灯笼”、 荔枝核陀螺游戏摇晃发亮。这份甘美的清香,随着晚风飘进甜蜜的梦乡回忆。我的家乡房前屋后都是荔枝,童年是在家乡荔枝林里长大的。每年春天里,看到细雨如丝,一棵棵高大的荔枝树吮吸着春雨的甘露,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后就慢慢开了花。荔枝的花朵清香淡雅,那芬芳的香气招来一群群勤劳的蜜蜂,它们成群结队在一朵朵花瓣上采蜜,嗡嗡地直叫着,好像在称赞着荔枝花的清香!蜜蜂采好蜜后,养蜂主人经过加工,就变成了香甜可口的荔枝蜜了。荔枝蜜,那可是上等的蜂蜜,气息芳香馥郁,味甘甜,微带荔枝果酸甜味,既有蜂蜜之清润,又有荔枝生津、益血、理气、之功效,深受群众的青睐。花谢后,荔枝树上就长满了一个个像绿豆一样的小荔枝。立夏之后,绿色的小荔枝就逐渐变大变红,家乡房前屋后就泛起一片迷人的红潮,像神话里的红珊瑚林。荔枝在枝头上探着脑袋,爬出身子,它们笑着,闹着,争先恐后,呼朋唤友,活像一个个小灯笼,给家乡增添了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惹得夏蝉也“知——知” 直叫,好像在夸赞每个荔枝像红灯笼似得挂满枝头,是那么别样红,红得真好看。风吹荔林,果味飘香。果农们撸起袖子,露出黑黝精干的胳膊,他们架起长而结实的竹梯子,麻利地攀上成荫的绿树,笑吟吟地,连枝折下累累的红荔枝。又是一年丰收好时节。顺手捏开一颗尝尝鲜,啊,真甜呵,得快些与亲戚、朋友们分享来自家乡荔枝的味道。 人们一边细细品尝荔枝,一边分享荔枝丰收的喜悦。我不禁吟起古代诗人苏轼的千古佳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啊,家乡的荔枝是那样地甜,甜入我的心田。家乡的荔枝是多么好吃,吃了又想吃,家乡的荔枝是那么别样红,红的像神话里的红珊瑚宝石。今看到双福村的荔枝就像一幅碧绿的山水纽带,联结着木兰溪两岸。从木兰溪上游源头的仙游西苑乡仙西村黄坑头,到木兰溪下游的涵江区三江口1732平方公里流域。徜徉木兰溪流域两岸,繁密的荔枝林、交错的水网,古桥、古民居……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也切身感受到莆田母亲河——木兰溪水滋润着 “荔城无处不荔枝” 别样红的美景。 家乡荔枝虽没岭南唐代时的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闻名。可宋代蔡襄曾写下世界上第一本《荔枝谱》,盛称兴化荔枝最为奇特。后来,荔枝树又被莆田市定为市树。郭沫若20世纪60年代初在莆田考察时,曾题下“荔城无处不荔枝,金覆平畴碧覆堤”的诗句,盛赞莆田荔枝。 今天,中央电视台《山水间的家》栏目来到莆田录制双福村采摘荔枝的画面,展开了一幅绮丽的荔林水乡新画卷,为新农村文化和旅游业振兴再添新翼,那是荔园采摘,荔枝飘香,双福村已成为网红打卡地,这儿的风景真美,每一缕清风都透着沁人心脾的芬芳、凉爽、清新,每一个角落都荡漾着优美醉人的旋律,在这儿可以尽享恬静悠闲的慢生活,看一次,便会永远记在你的心中,游一回,就能恒久留在你的梦里,来一趟, 必将一生都伴随祥瑞、百福,称赞莆田荔枝别样红,不比岭南荔枝逊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