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灯火明亮,廖廖摇曳的炊烟,缓缓升起。柔柔的灰,淡淡的暖。盘盘粿香满人间! ——题记 八月初三,灶公诞辰。 晨光熹微,厨房里。 奶奶弯腰颠筛捻花生皮。锅里正“咕嘟咕嘟”,宛若欢乐的舞曲。正如破天荒早起的我,期盼“糯米粿”快快出锅。一股香气,似钩子,一下子勾住了我的心。伴着黄豆花生的酥香,更刺激着味蕾,我不禁用力吞了吞口水。 掀开锅盖,白色的气雾立马升腾。待雾气散去,只见一张张粿似白玉挨挨挤挤地浮在水面。奶奶用大漏勺捞起了粿,夹起一个,放进装好豆茸(黄豆粉、花生碎、芝麻、糖)的盆子里,压一压,麻利地翻动着,抖抖,豆茸均匀地沾在粿上。少顷,一盘穿着“黄金甲”的豆茸粿展现在眼前。浓郁的香味在厨房里萦绕。我的心早已蠢蠢欲动,脚尖不由自主地踮起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热气腾腾的豆茸粿…… “别吃!先给大奶奶和王婶送点去。”奶奶打断了我的念头,从橱柜里拿出两个打包盒,熟练地装上豆茸粿。我咂咂嘴,接过粿,出了门。 沉寂的清晨,早在豆茸粿的浓香中醒来。橙红色的朝霞已缓缓爬上天空,门后探出了个银色的脑袋,那沟壑般褶皱的双手接过暖暖的粿,深深瘪下去的嘴,微微“O”着,好久才“哦”了一声,浑浊呆滞的眼神中闪着光…… 送完豆茸粿,回家的路上,瞧见我家烟囱那摇曳的炊烟,柔柔的,淡淡的,弥漫在广阔的天地间。指导老师 孙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