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木兰溪
家乡老水井
【发布日期:2023-10-07】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林明通】

  我记得念小学时曾有篇《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课文,讲的是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我家乡的村前也有一口水井,类似沙洲坝村的情景,是解放初期,政府为民办实事新挖掘的。井深约八米,井壁是用乱毛石和水泥垒砌起来的,约15厘米厚;井口是圆形的,约1米宽;井台是用钢筋水泥浇灌的,高约50厘米,上面刻着“饮水思源”四个字,以致纪念。提醒村民们 “吃水不忘挖井人” ,此井是党和政府帮助挖掘的。井面的四周是用水泥沙石浇灌的,约15平方米,形成四方井面广场,既维护着井水不污染,又方便人们取水、用水、洗衣、洗菜。井面四周旁砌条小水沟,用过的废水顺水沟流进农田。起到了肥水润田作用,周围的土地几年后变成了良田,相继种上了各种时令蔬菜。

  当时乡亲们把这口水井视为命根子一样爱护它,解放初期,为预防美蒋特务破坏或投毒,在井台上还做了井盖锁着,每户都配制一把锁匙,以便开井打水,夜间有民兵值勤。井台四周边还植上柳树,种上花草。到了夏天,绿柳荫荫,花草艳艳,水井四周显得分外妖娇,形成了一道“草长莺飞六月天,井台杨柳醉春烟” 的绚丽风景线。

  记忆中,家乡这口水井挖好后,供养了当时二个自然村60多户,500多人的生活用水。每天天刚蒙蒙亮,家家户户的女人们,头一件事便是拿着扁担挑起水桶,到水井处去挑水。一担、两担,三担,一直挑满水缸为止。那挑水路上的人,你去我回,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井场上洗衣的,洗菜的人流不息,相互招呼声、欢笑声不断,水井处成了乡亲们互相问候,传递信息的平台,打水时水桶与井沿的碰撞声、提水时倒进水桶里的哗啦声,交织在一起的响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奏响着一支快乐的生活交响曲。夏天的夜晚,则比白天更热闹,因这里柳树成荫,比其他地方要凉爽许多。晚饭后许多人便散步到井台乘凉,有的人还把竹床、竹椅搬到井边来躺着休息。这时又是暑假期,孩子们特别喜欢到井台边来玩耍,你追我赶,你藏我找,吵吵闹闹,当时时兴玩“抓美蒋特务”之类的各种游戏。在星光和月光的陪伴下,一边享受井边的凉爽,一边观赏天上的星星,月亮,听大人们讲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等天上人间的传奇故事。忙碌了一天的大人小孩们,有的听着听着便呼呼入睡,不知不觉进入甜蜜的梦乡……至今给我留下难忘的童年回忆。

  似水流年,如歌岁月,家乡这口水井曾养育着家乡几百号人的生活,为家乡人奉献着甘露,滋润心田。如今家乡都用上了自来水,很少人到水井去挑水了,老水井显得有些冷清和落寞,再没有往日的喧嚣了。但井台上刻的“饮水思源”四个字,至今还刻骨铭心在家乡人的心中。它铭记着家乡人的喜怒哀乐,映衬着家乡的日月星辰,见证着家乡古往今来酸甜苦辣的沧桑变化,铭记着喝水不忘挖井人,当今幸福生活不忘共产党的恩情,珍藏着一代代家乡人的温馨回忆 “饮水思源” 。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