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九座山发现北宋摩崖石刻
【发布日期:2023-11-16】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陈震辉】

   在仙游九座寺西北向九溪上游2.5公里处的龙潭遗址上,最近发现了一处宋代祈雨摩崖石刻。经过多学科学者联合研究,断定为北宋熙宁年间的石刻,刻主为时任福建文臣提刑的会稽人沈公仪所题。

   龙潭遗址开发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唐代。乾隆《仙游县志》载:“九座龙潭,在彻云涧之北。宽余一丈,深二三尺,湛以清。旁有窦,幽深莫测,相传僧智广每就浴,水必煖,若有司其事者。一日至水冷,俄闻山中有鞭号声,智广自是不复浴于此矣。潭边石上脚迹犹留。”实际测量石潭直径约6米,水深约1.5-2米;中有两处浅石上露可供借脚靠近龙洞。所谓“窦”即“石洞”,不过是龙潭旁石崖崩塌叠压而成的半开放式空腔,腔体内深约3米,又向左右各延伸数米,大体符合《仙游县志》描述。

   唐代,龙潭已经成为邑人祈雨之处,乾隆《仙游县志》载:“透龙石,在九座山龙潭之北。大而断如截。传昔大旱,龙蛰其中,智广禅师叱之,龙破石出,须臾雨注。石镌云:‘宣宗复教,正觉还旧庵,乡人见二龙飞入其山,潜此久矣。’”

微信图片_20231115192009.jpg

   龙潭旁现存有“普济庙”遗址(本地百姓俗称“龙王庙”或“龙王寺”),主要建筑遗存为6级石阶、方形建筑台座、排水沟、12根石柱和残余石墙。石柱残高80-200厘米,石柱石质、形制和无尘塔石柱完全一致(无尘塔有多处石刻其中一处“崇宁四年”即1105年)。庙里有石质祭台,雕刻有菱形纹饰和竹节,典型的宋代佛教建筑装饰图案,判断普济庙应该建于宋代。

   龙潭洞口左右巨石上各刻有一块石刻。洞左石刻高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刻“宴坐石”三字,楷书,无落款。“宴(通晏)坐”意为“静坐”,即“清修”。据何乔远《闽书》载:“智广自九仙山来此晏坐”。九仙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高望山之东,何岭之腰。《开科禅师语录》载,正觉曾在九仙山一带卜地,桃园九座寺亦是他所创建。如此说来,就很合乎逻辑了。正觉由九仙山到九座山择地清修,最后于龙潭处“宴坐”。

   洞右“祈雨”石刻高约60厘米,宽约50厘米,隶书竖刻5行,每行4字:“稽首正觉,利物无边,灵云一雨,助我丰年,公仪题。”这是一幅左书刻字,和菜溪岩寺宋元佑三年(1088年)兴化知县吴千的左书石刻如出一辙。左书刻字在古代摩崖石刻史上异常罕见,但是宋代仙游居然有两块,十分难得。菜溪岩吴千石刻位于“飞来石”下,楷书左书:“邑令吴无求以事至香山,邀陈体常、林成章谒九座正觉禅师、诣无尘塔,获香三粒。观龙潭,由东岩以归,过蔡溪岩。时元佑戊辰(1088年)八月二十有九日,住龙纪僧永端与焉。”该石刻提到敬拜正觉塑像(九座寺)、扫无尘塔、参观龙潭等活动,充分说明了北宋时期龙潭在仙游、兴化两县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龙潭和正觉塑像(九座寺)、无尘塔并列参观,本身也说明了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

微信图片_20231115192005.jpg

   龙潭祈雨石刻上部为抹角方框,下面辄以莲花图案为底。石刻的莲花底座边框装饰法并不多见,主要流行于五代至宋代。《福州摩崖石刻》收录宋代皇佑庚寅年(1051年)福州知州成戬游乌山的石刻,石刻底部莲花座图案和龙潭祈雨石刻几乎完全一样。同时,该石刻隶书结字偏向瘦高,而非前代隶书扁平之风格。宋人所写隶书常夹有唐楷意味,这点龙潭祈雨石刻书法也有充分体现。像宋代书法大家王洙的隶书就很瘦高,这也反映了宋人独特的审美情趣。遗憾的是,题刻者“公仪”之身份成谜。

   幸运的是,《福州摩崖石刻》成戬乌山石刻同一页图片石刻文字有其名字:“程公辟、陈述古、沈公仪、湛仲谟、刘执中、杜伯通、马损之熙宁元年冬游”。文字介绍为“沈绅,字公仪,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熙宁元年(1068年)由都官郎中任福建文臣提刑。”通过进一步查阅,发现《福州摩崖石刻》另收有沈公仪在鼓山的石刻“沈公仪铭”,在绝顶峰北坡积水池南沿北向。摩崖高170米,宽120厘米。隶书,纵7行,字径13厘米:“鼓屴崩,顶峰特。穷岛夷,颊封域。屏闽东,拱辰北。岁辛亥,帝司赤。竦绅烈,从峭陟。搴若华,揖瑶极。呵蜚霆,蹴鳌脊。披霄垠,单目力。高者仰,深必惕。谨其至,惟古则。丁竦公善、陈烈季甫大顶峰,沈公仪铭。”经过书法家赵贺民老师反复比对,认为此石刻隶书书法与龙潭祈雨石刻书法风格一致,应该出自同一人之手。龙潭石刻落款“公仪”此人,应是熙宁元年(1068年)任福建文臣提刑的会稽“沈公仪”。沈绅,字公仪,会稽人,北宋仁宗景佑五年(1038年)进士,1068-1072年任福建文臣提刑。

   宋太宗时,为削夺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于各路任转运使。转运使除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前,转运使职掌扩大,实际上已成为一路最高行政长官。转运使对于其所属各州县的地理环境、气候、民生等状况,皆必须随时全盘掌握。当地方雨水量少,就要判断是否需预先为抗旱作准备,并向中央呈报灾情。若是久旱不雨,中央会下诏,要求“转运司各遣长吏祈雨”,这种情况在宋代是很常见的,也有“闻京西、河北、陕西诸路自冬无雪,并边山田麦苗已旱,令转运司访名山灵祠,委长吏祈祷”的事例。将地方实情呈报的目的在于取得中央的同意权,以解决问题,通常呈奏灾情是要获得支配救济资源的使用权,让灾情趋于和缓。

微信图片_20231115192013.jpg

   景德四年(1007)后,陆续设立了提点刑狱司、安抚司等机构分割转运使的权力,由中央派官员担任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即“提刑官”)、提举常平公事。这些监司官各有分工,转运使负责督察地方财政;提刑官负责提检地方刑狱、诉讼;提举常平公事则负责地方的仓储、农业水利等事务。而沈公仪便是分工负责刑狱的“提刑官”,举凡司法诉讼或悬而不决的案件以及追捕嫌犯等皆由其掌管。提点刑狱司的执掌,看似并无与执行救灾相关的任务,但在《长编》与《宋会要辑稿》中,关于其参与救济工作的记载却是屡见不鲜,甚至还要负责农业事务。《长编》载:“(天禧四年即1020年)诸路劝农提点刑狱官,自今奏事,缘户赋农田,则署劝农司。”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七月,因京东徐、济、淄、青等七州水灾,“令本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官分道检校堙塞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四月,“开封府、诸路灾伤,转运提点刑狱官并据本路灾伤州县分定,亲诣检校”。这两个例子说明了,转运使与提点刑狱司经常共同进行灾荒救济,两个机构在救灾工作上是重叠的。这就不难理解,作为“提刑官”的沈公仪去龙潭“祈雨”的行为了。

   中国祈雨习俗历史悠久,但宋人发明了许多新祈雨法,祈雨更为频繁、隆重,并且作为严格的制度颁行,也是考核地方官员的一项重要指标。乾隆《仙游县志》载兴化县知县陆楠事迹:“陆楠,三山人。绍兴三十二年任,林光朝《丰登楼记》称:‘隆兴二年(1164年)旱,楠为民祷雨,不张盖、不挥箑,赤日当空、步行八十里,忽然云起,甘澍通夕’。”查《丰登楼记》说:“游洋为旁县……隆兴二年,自三月不雨,至于秋八月,二浙以水涝告,而闽人苦旱。”古人认为“龙潜于渊”,主责行雨。假若平时龙虬类神物慵懒、困睡或躲藏起来了,那天就会干旱。《仙游县志》就说:“传昔大旱,龙蛰其中,智广禅师叱之,龙破石出,须臾雨注。”有鉴于此,民间及官家救旱,必首祀龙神,诫其慵懒,促其行动。乾隆《仙游县志》载有本邑“龙潭”多处,皆为祈雨灵验之处。可见,比较常见的祈雨地点为龙潭(湫),这也是“普济庙”被称为龙王庙并建于龙潭旁边的原因了。

   有趣的是,在祈雨活动中,有时龙神也以蜥蜴之身来显灵,《仙游县志》中也有类似记载。古人相信:“祝蜥蜴以祈雨,龙之同类也。”蜥蜴与龙之外形确有相似处,易混淆。《图书编》载:“龙池不甚广,小黑龙数十游其中,取视之,长仅三寸,昂首四足,目睛烂然,腹有丹书,而无牝牡,盖蜥蜴类也。”巧的是考察途中,在龙潭附近发现一条长约20厘米的褐绿色鬣蜥,颈背起棱体型较大为仙游他处所未见,像极传说中的龙。

微信图片_20231115192017.jpg

   宋人也常向宗教神话人物祈雨,《仙溪志》载:“隆兴元年(1163年),以本路军县遇旱,祷雨屡有灵验,加封‘普济’。”当时,仙游境内已经建有一些“普济庙”供奉正觉禅师,普济庙和城隍庙一样成为城建标配。《仙游县志》说:“普济庙,在朝京门内……今祈雨必设坛于此。”但是通过沈公仪祈雨石刻,人们发现在隆兴元年加封“普济”的100年前,正觉禅师的祈雨“灵异”已经广为人知,这就难怪沈公仪不辞辛劳跋山涉水来龙潭祈雨了。可见,原来是向龙神祈雨的,后来改向正觉禅师祈雨,而所谓的龙王庙也就成了普济庙。应当认为,同时向龙王和正觉禅师祈雨,或则只向两者之一祈雨,即“祈雨对象多元化现象”是长期并存的。

   龙潭考察结束后,突然想起九座寺东北的石龛石刻落款亦是“公仪题”,于是即刻前往查看。《仙游县志》载:“伏蟒岩,在九座山,旧有蟒害人,僧智广居此,蟒化而去。”且“上有古藤,紫茎绿叶,密如藓茨”。石刻为篆书“正觉岩,公仪题”。根据浙江雁荡山现存宋代沈公仪题刻,判断与“正觉岩”石刻书法为同一风格,说明沈公仪在九座山共留下了两块石刻。

   综上所述,“龙潭祈雨石刻”和“正觉岩石刻”,可以断定为北宋熙宁年间时任福建文臣提刑的会稽人沈公仪所题,题刻时间为1068-1070年间。至于龙潭“宴坐石”的题刻时间和题刻人,目前不详。

   “龙潭祈雨石刻”和“正觉岩石刻”刻于1068-1070年间,这是目前已知仙游县乃至莆田市境内第二早的摩崖石刻,仅次于仙游龙华“罗汉岩石刻”。“罗汉岩石刻”共有两幅并排,一为“大中祥符三年庚戌四月故记,弟三赵亭管五百州”;一为“西山罗汉岩僧善思,本是吉州人也,于己午(应为“庚辰”)年中创此岩,今至庚戌,得三十余秋也,故记。”可知石刻刻于公元1010年,记录罗汉岩创寺情况,书法较为粗陋,当为僧人所题刻,是目前已知莆田市境内最早的摩崖石刻。

   “龙潭祈雨石刻”和“正觉岩石刻”对于研究古代书写格式、古代祈雨制度、九座寺文化和正觉禅师事迹、古代官吏制度等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石刻的发现本身也有着较大的意义,对于本土文史研究和文化旅游事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