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自古家风哺圣贤
【发布日期:2023-11-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左军】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成员的日常行为规范。家风的传承靠家教去实现,家教是子女在家庭接受的一生初始化影响和教育。家风和家教常联系在一起,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内涵。

  《增广贤文》中曰: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传承和创新的民族。当今,家风传承的社会土壤依然肥沃,靠好家风家教立身成才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无数成功者都在用自己的生动例子,来阐释家风家教的重要性。

  在华夏大地,几乎家家户户的厅堂牌位上,都有一副“祖宗功德深似海,父母恩情重如山”的楹联,横批为“天地君亲师”。这副楹联流传了多少代,至今已无从考究。这一独具特色的中国式家庭教育,正是古老华夏民族进步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无数古圣先贤、名垂千秋的英雄人物,或以圣言哲语在历史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或以捐躯成道在人间树起永垂不朽的高大形象,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传承和发扬传统的家风家训美德提供了难得的教材,在家风传承、子女教育、择邻交友等理论和实践上,为我们今天端正家风家教提供了宝贵的镜鉴。

  重视家庭教育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在民间广泛流传有家训诗、家训集等传世名作,讲求耕读为本、诗书传家、孝亲尊老、明事知礼……这些,都是家风家教的永恒主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在家庭教育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对后世影响很大,古人称父教子为庭训也来源于孔子在庭院中对儿子孔鲤的教导: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强调的就是读书与做人的结合,治学与修身的统一。孔子家族能够保持2500年不衰,根本原因在于世世代代守住家风家教,这是中国历史上传家时间最长的。

  宰相范仲淹,他一生过着清贫的生活,所有的收入都回馈社会。他去世的时候,治丧无其所,入殓无新衣,连棺材都买不起。由于高度重视家风家教,他的5个儿子有两个也官至宰相,一个儿子是御史大夫。范氏家教代代相传,800多年不衰。

  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师从孔子和范仲淹的家风家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故家风家教一直居于关乎社稷兴衰与天下存亡的高位,在岁月历史长河的积淀中,家风家教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支撑。

  家风影响家庭一代乃至几代人,是家族兴衰的根本所在。中国如此,国外概莫能外。

  美国一位哲学家和道德家,名叫嘉塞纳·爱德华。他一生治家严谨,家风家规严格。在家庭中,从言谈举止到生活习性,从日常生活到待人接物,他处处严以律己,率先垂范。他的子孙已繁衍到第八代,其中有13人任大学校长,上百人为大学教授,80多人成了文学家,1人当过副总统,1人出任过国家驻外大使,20多人当上上下两院议员,18人担任过报刊的负责人或主编。爱德华的一家可谓精英满门,是历史上一个罕见的人才密聚的家族和人才成链的家族。不难看出,良好的家风与家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代人的成长,也改变了他们的发展轨迹。

  当今的家教,随着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和农村空巢现象的增多,存在着对子女过于娇惯溺爱、轻品德教育、急功近利、揠苗助长等诸多观念上的误区,直接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甚至阻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重视正确的家风与家教,成为摆在每个家庭面前一个重要话题。倘若每个家庭都重视家风家教,使每个社会细胞都保持在健康的运行状态,我们的党风、民风必将大大好转,家庭、社会必将更加温馨和谐,我们的国家一定能繁荣富强,早日实现中国梦。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