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江雪》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天寒地冻的冬天场景。古代没有暖气、空调和电热毯,漫漫寒冬,他们又是怎么度过的呢? “日满东窗照被堆,宿窗犹自暖如煨。尺三汗脚君休笑,曾踏靴霜待漏来。”南宋诗人范成大在《戏赠脚婆》里给大家展示了古人冬天睡觉时的“神器”——脚婆。脚婆,也叫汤婆子。“汤”在古代是热水的意思,又常常睡觉时使用,关系亲密,因此戏称“婆子”。汤婆子,在宋朝时已经出现,是古人冬日里的最爱。宋代黄庭坚在《戏做暖足瓶》里就曾感慨:“小姬暖足卧,或能起心兵。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明代诗人瞿佑也在《汤婆》里赞道:“布衾纸帐风雪夜,始信温柔别有乡。”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脍炙人口的《问刘十九》。诗中描写了雪花飘飞的傍晚,诗人邀请朋友刘十九来喝酒、共叙衷肠的场景。诗中提到的火炉,就是古人冬天另一个必备的取暖利器了。火炉一般是铜制的炉子,往里里放入炭,把火烧得旺旺的,可以取暖,也可以围着火炉一起吃饭、喝酒。在宋朝时,民间开始流行 “暖炉会”活动。《东京梦华录》云:“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也。”宋朝金盈之著的《醉翁谈录·京城风俗记》里也记载:“旧俗十月朔开炉向火,乃沃酒及炙脔肉于炉中,围坐饮啖,谓之暖炉。至今民家送亲党薪炭、酒肉、缣绵,新嫁女并送火炉。” 屋外大雪纷飞、寒风呼啸,屋内亲人、朋友聚在一起烤着火炉,吃着烤肉喝着酒,想想都觉得温馨。在火炉的基础上,还发展出了暖手的手炉和袖炉。它们轻便、小巧,可以随身携带,温暖方便,也深受大家喜爱。 清代学者徐珂的《清稗类钞》中记载:“上流必有狐裘,中流必有羊裘,下流则惟木棉,且有非袍者矣”。衣服常作为辨识人地位的工具,更是古人必不可少的御寒装备。豪门贵族冬天穿皮草御寒,老百姓则只有棉袄。其实,棉花在宋朝才开始在我国大面积种植,在此之前,人们只能用丝、麻或者葛等材料保暖。 “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宋代诗人苏轼在《次韵子由辛丑除日见寄》中提到刚到凤翔上任就遇上除夕,不知何时才能与弟弟见面,食物只简单吃了点羊羹汤和熊腊肉。可见,羊羹汤是古人冬天必不可少的驱寒食物。羊肉一直到今天,依然是冬天最受人喜爱,也是最普遍的驱寒保暖的食物。清代文人杨静亭的《都门杂咏》一书中也曾记载:“喂羊肥嫩数京中,酱用清汤色煮红。日来烧来焦且烂,喜无膻味腻喉咙。” 古人在对抗严寒方面可谓是衣食住行娱全方面发挥智慧。但是,这些方法依然是有钱、有权的豪门大户才能享受,普通百姓“路有冻死骨”的情况依然时常发生。想到现在,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让更多的普通人也能享受到温暖的冬天,不由得感慨万千。 |